解:(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故答案為:2H
2O
2![](http://thumb.zyjl.cn/pic5/latex/233517.png)
2H
2O+O
2↑
(2)實驗室制取CO
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果不用長頸漏斗,選擇的儀器是:①④⑧(A套);如果用長頸漏斗或注射器,選擇的儀器是:①④⑤⑦(B套)、③④⑤⑦(C套)、①④⑥⑧(D套)、③④⑥⑧(E套);故答案為:①④⑧(A套)【或①④⑤⑦(B套)、③④⑤⑦(C套)、①④⑥⑧(D套)、③④⑥⑧(E套)】
(3)選擇的裝置與圖1比較,優(yōu)點有:裝置簡單(對應A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對應B、C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對應D、E套裝置);故答案為:裝置簡單(對應A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對應B、C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對應D、E套裝置)
(4)圖2所示,小明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著蠟燭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故答案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5)小華在做此實驗時,結果上面的蠟燭先熄滅,下面的蠟燭后熄滅,他說也能得出小明的結論,我同意他的觀點,操作時直接將二氧化碳氣體倒在上層蠟燭火焰上,上層熄滅,二氧化碳向下運動接觸到底層蠟燭使其熄滅;故答案為:同意;操作時直接將二氧化碳氣體倒在上層蠟燭火焰上,上層熄滅,二氧化碳向下運動接觸到底層蠟燭使其熄滅(合理即可)
分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
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選擇的裝置與圖1比較,優(yōu)點有:裝置簡單(對應A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對應B、C套裝置);添加藥品方便,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對應D、E套裝置);圖2所示,小明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著蠟燭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小華在做此實驗時,結果上面的蠟燭先熄滅,下面的蠟燭后熄滅,他說也能得出小明的結論,我同意他的觀點,操作時直接將二氧化碳氣體倒在上層蠟燭火焰上,上層熄滅,二氧化碳向下運動接觸到底層蠟燭使其熄滅.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二氧化碳的性質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