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①名稱為 ;
(2)寫出實驗室用裝置B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制取氣體時,組裝好儀器后,應先 ,再添加藥品;收集氧氣時,使用 (選填裝置序號〕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氣體比較純凈;
(3)某興趣小組用干燥管、燒杯、銅網等設計裝配了一個在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如下圖。
在干燥管內的銅網上應盛放的藥品是 ,若將銅網換成鐵網,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與裝置B相比,該裝置具有的優(yōu)點是 ;
(4)某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完成O2、 CO或CO2的有關實驗,實驗過程中,他們從a處通入一種氣體,在b處放入一種固體。C處放入一種溶液。
①若從a處通入O2,觀察到b 處發(fā)出白光,c處的無色溶液變渾濁,則b處放置的黑色固體為 ,c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b處固體由紅色變?yōu)楹谏曳磻蟮墓腆w可被磁鐵吸引,c處紫色溶液變紅。則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處酒精燈的作用是 。
(1)長頸漏斗(2)2H2O2 2H2O +O2↑;檢查置換的氣密性;D(3)大理石;得到的氣體不純;便于控制反應,(4)①碳粉;Ca(OH)2+CO2===H2O+CaCO3↓②Fe2O3 + 3CO 高溫 2Fe + 3CO2;處理尾氣防止CO污染空氣。
【解析】
試題分析:制取氣體時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用到的藥品是大理石和稀鹽酸,所以銅網上放的應該是大理石,該裝置能隨時開關,便于控制反應,若從a處通入O2,觀察到b 處發(fā)出白光,c處的無色溶液變渾濁,變渾濁說明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的是氧氣,說明是碳和氧氣反應;若b處固體由紅色變?yōu)楹谏曳磻蟮墓腆w可被磁鐵吸引,c處紫色溶液變紅,能夠被磁鐵吸引說明產生鐵,結合提供的反應現象,說明反應物是CO和氧化鐵,CO是一種有害氣體所以應該避免它進入空氣。
考點: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 煉鐵的反應原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事 實 | 解 釋 | |
A | 書寫檔案規(guī)定必須使用碳素墨水 |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
B | 活性炭能去除河水中的異味 | 活性炭有吸附性 |
C | 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 | 焦炭具有氧化性 |
D | 金剛石、石墨和 C60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 | 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泰興市初三12月階段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20 | 50 | 80 | 30 |
反應的后質量g | 0 | 100 | 10 | x |
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x的值
A.50 B.40 C.10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少量灰黑色的生鐵粉末,投入盛有過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待完全反應后過濾,濾紙上留有黑色的殘渣。該黑色殘渣的主要成分是
A.鐵 B.碳 C.鐵、碳混合物 D.硫酸亞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鐵礦石 B.用生鐵制成鍋 C.鍍鉻的鐵 D.氧化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如皋市城北開發(fā)區(qū)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學習化學的目的是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列說法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A.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油庫、面粉廠、紡織廠、煤礦礦井內都要嚴禁煙火
C.去除油污時洗滌劑起到的是乳化作用
D.敞口放置的酒精沒有燃燒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酒精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如皋市城北開發(fā)區(qū)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生鐵 B.液氧 C.果汁 D.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