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泉州)上完體育課后,小強同學往一瓶礦泉水中加入一片“泡騰片”(其商標部分內(nèi)容如圖所示).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片刻成為一瓶可口的飲料,這引起了身邊同學 極大興趣,于是大家決定對其進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動一:泡騰片的發(fā)泡原理
【查閱資料】碳酸氫鈉(NaHCO
3)俗稱“小蘇打”與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檸檬酸是一種酸.
【進行實驗】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當觀察到
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氣球脹大
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氣球脹大
時,說明碳酸氫鈉會與稀鹽酸反應.聯(lián)想到已學過的化學反應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試寫出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
【結論】由實驗可知:泡騰片放入水中的發(fā)泡原理是小蘇打與配料中的
檸檬酸
檸檬酸
反應的結果.
探究活動二:NaHCO
3和Na
2CO
3的熱穩(wěn)定性
【提出問題】NaHCO
3和Na
2CO
3與鹽酸反應都會生成CO
2,那么兩者的熱穩(wěn)定性又如何?
【進行猜想】NaHCO
3和Na
2CO
3的熱穩(wěn)定性差,受熱都會發(fā)生分解反應.
【設計并進行實驗】為驗證猜想,同學們設計了下圖裝置并進行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①裝有NaHCO
3的小試管內(nèi)壁有水珠生成.
②燒杯C、D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但是有燒杯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充分加熱后,大試管中的固體無明顯變化,小試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體殘留.
【實驗結論】NaHCO
3受熱會分解,生成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和一種白色固體,而Na
2CO
3受熱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錯誤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寫出燒杯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
【交流與討論】根據(jù)反應物的組成元素,同學們認為殘留的白色固體可能是Na
2CO
3或NaOH中的一種,為檢驗該白色固體,小強設計了如下方案:
Ⅰ.往殘留固體中滴加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判斷白色固體是否為Na
2CO
3.
Ⅱ.將殘留固體溶于水后,滴加無色酚酞試液,判斷白色固體是否為NaOH.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一致認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水溶液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水溶液都呈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
.
小強通過方案Ⅰ的實驗得出白色固體是Na
2CO
3,若讓你用另一種試劑來驗證Na
2CO
3,你會選用
Ca(OH)2
Ca(OH)2
試液.
【拓展與應用】
①Na
2CO
3固體混有少量NaHCO
3,可采用
C
C
(填序號)的方法除去.
A.加鹽酸 B.通入CO
2 C.加熱
②保存該泡騰片應注意
防潮防曬
防潮防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