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應用和相應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A. 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2H2O2 2H2O+O2 分解反應

B. 用天然氣作燃料CH4+2O2 CO2+2H2O 氧化反應

C. 用鐵制容器盛放稀鹽酸Fe+2HClFeCl2+H2 置換反應

D. 用熟石灰制生石灰CaO+H2OCaOH2 化合反應

【答案】A

【解析】

A、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且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原理(化學方程式)及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

B、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但氧化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故選項錯誤。

C、鐵能與稀鹽酸反應,鐵制容器不能盛放稀鹽酸,故選項錯誤。

D、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CaO+H2OCaOH2是生石灰作干燥劑的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圖示中的反應物都是化合物 B.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 該反應中的四種物質中可能有氧化物 D. 該圖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堿的化學性質,同學們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操作)

夾緊彈簧夾,將注射器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全部注入錐形瓶中。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錐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

(廢液處理)

1)將反應后錐形瓶內(nèi)的物質全部倒入燒杯B中,然后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燒杯內(nèi)的液體為_____色。

2)再向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燒杯內(nèi)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請寫出該燒杯內(nèi)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寫一個)。

3)最后燒杯內(nèi)的無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請闡述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_____。

(反思交流)上述實驗活動驗證了堿可以與某些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點燃條件下,AB反應生成C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種類均不變B.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 A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D. 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比為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111日,廣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橋上用于融冰作業(yè)的2包共100公斤含有亞硝酸鈉的工業(yè)鹽遺失,當?shù)匮杆俳M織警力開展搜尋遺失的工業(yè)鹽,確保不流入市場和家庭。

(資料卡1)亞硝酸鈉與食鹽氯化鈉相似,為白色有咸味的固體,但誤食會使人中毒。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過程中會產(chǎn)生亞硝酸鈉。

根據(jù)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用鹽融冰的原理是____,該過程主要發(fā)生的是___(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2)下圖是用不同濃度鹽水腌制泡菜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測定曲線圖。據(jù)此回答:當鹽水濃度為6%時,第____天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最大值。為了安全,泡菜腌制時鹽水濃度最好是____并在腌制____天后再食用。

3)興趣小組欲測定某工業(yè)鹽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資料卡2)實驗室常用亞硝酸鈉與氯化銨溶液反應制取純凈的氮氣,其化學方程式為:NaNO2 + NH4Cl NaCl + N2↑+ 2H2O(此反應是放熱反應)

(資料卡3)在酸性環(huán)境中高錳酸鉀能與亞硝酸鈉發(fā)生如下反應:2KMnO4 + 5NaN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NaNO3 + 3H2O

(方案一)取1g該工業(yè)鹽樣品與足量氯化銨溶液于如圖裝置中充分反應(該工業(yè)鹽中其他成分不與氯化銨溶液反應),實驗時加熱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燈,其原因___。最終量筒中收集到300mL,已知該條件下氮氣的密度為1.25g/L,則該工業(yè)鹽樣品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

(方案二)為更準確地測定該工業(yè)鹽中亞硝酸鈉的含量,稱取4.000g樣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含量為15.8g/L的酸性KMnO4溶液進行反應,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序

1

2

3

4

KMnO4溶液體積(mL

20.60

20.02

20.00

19.98

上述第____次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明顯異常,剔除異常數(shù)據(jù)后,計算出該工業(yè)鹽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A、B、C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120℃時,欲配制等質量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關系是A________B(填寫“>”、“<”或“=”).

2)要在不改變?nèi)苜|的質量分數(shù)的前提下使50℃時C的飽和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將50℃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都降溫到20℃,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從大到小是________

4)甲、乙兩燒杯中分別裝有50℃的100克和200A的飽和溶液,若將兩份溶液都降低到20℃,析出晶體質量的關系是甲________乙(填寫“>”、“<”或“=”),若將兩份溶液都恒溫蒸發(fā)10克水,析出晶體質量的關系是甲________乙.

5)欲從混有少量AB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得到純凈的B晶體,應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________。(寫出元素符號)

2NH4NO3固體溶解過程________能量。(填放出吸收

3)畫出硫離子(S2-)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

4)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會看到瓶口出現(xiàn)________。

5)向滴加兩滴酚酞試劑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①實驗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內(nèi)白磷燃燒時的現(xiàn)象是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實驗結束后,恢復至常溫,活塞應停在刻度_____處,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

②玻璃容器內(nèi)余下的氣體主要是_____

③此反應中白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氯元素、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畫出它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

2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

3AB兩種粒子的_____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鈉原子和氯原子反應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5)如圖D是鍶(S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則x的數(shù)值為:_____,鍶元素的氧化物化學式為_____,通過如圖分析可知,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_____依次遞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