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丟失一枚探傷用放射源銥—192,經多方尋找終于放回安全箱。下圖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銥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銥的原子序數為70 B.銥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7

C.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2g D.銥屬于非金屬元素

 

B

【解析】

試題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數值為其原子序數(質子數或核電荷數);右上角的符號為其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為該元素的元素名稱,最下方的數值表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銥元素的原子序數為77,此項不正確。B銥元素的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序數=77,此項正確。C銥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2,此項錯誤。D銥元素的元素名稱含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此項不正確。所以應選B項。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煙臺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利用太陽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氫能來源

B.利用海水的潮汐變化可以獲得電能

C.電解水時,能量由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實現天然循環(huán),太陽為其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濟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硝酸鉀和氯化鈉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線,M、N分別是50時硝酸鉀和氯化鈉質量分數隨溫度變化曲線上的點。分析曲線得到的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A.50時,M、N之間任一點表示的溶液一定是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B.50時,其他條件不變,升溫至60,M點向右平移,硝酸鉀的溶解度增大

C.50時,其他條件不變,降溫至40,N點向右平移,氯化鈉的溶解度減小

D.50時,向兩飽和溶液添加溶質,M點不動,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泰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a、b、c、d四種無色溶液,分別是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鋇溶液、鹽酸中的一種。兩兩混合后出現圖所示的現象,請確定a、b、c、d分別是

A.硫酸溶液、碳酸鉀溶液、氯化鋇溶液、鹽酸

B.氯化鋇溶液、鹽酸、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鉀溶液、硫酸溶液、鹽酸、氯化鋇溶液

D.鹽酸、硫酸溶液、碳酸鉀溶液、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泰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探測衛(wèi)星發(fā)回的數據分析,火星大氣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為少量的氮氣、氫氣,還找到了有液態(tài)水存在的證據。根據以上信息。某同學作出如下推斷:火星大氣是混合物 火星大氣與地球大氣成分相似 火星上鋼鐵不易生銹 火星環(huán)境適宜人類生存 火星上溫室效應顯著。你認為正確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泰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石油分離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產生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

C.工業(yè)上分離空氣制取氧氣、氮氣 D.膜法和熱法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德州市)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構建知識網絡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學在學習酸、堿和鹽的化學性質后,歸納的知識網絡如圖,圖中“-”兩端的物質可以反應.請幫助該同學進行完善和糾正.

(1)圖中的A類物質可能是 。

(2)該同學針對金屬和酸的反應,寫出了下面一個化學方程式: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學認為該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理由是 。

(3)老師告訴同學們:對于酸和鹽的反應,可以用廚房中的常見物品進行實驗,其中能發(fā)生反應的兩種物品是 (填名稱或俗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省威海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宏觀與微觀的橋梁——粒子結構模型

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化學家通過模型來說明他們心目中粒子的“模樣”,揭示物質的微觀結構特點,解釋微觀結構與宏觀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模型化的方法是化學科學重要的思想工具。試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的結構

一百多年來,化學家借助構建原子結構模型,逐漸揭開了原子構成的神秘面紗,并通過不斷提出新的原子結構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結構理論。

圖兩種模型是湯姆森和盧瑟福分別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填代號,下同)

是由湯姆森提出的。

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理論的學說中,湯姆森的觀點是(填代號,下同) ,盧瑟福的觀點是 。

A原子是不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 原子呈球形 D 在球體內充斥著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

E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F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

G電子帶負電

H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間內高速運動

(2)離子的結構

在初中化學中,離子的結構可以用離子的結構示意圖來表示。在下圖中:

屬于陽離子的是(填代號,下同) ,屬于陽離子的是 。

(3)分子的結構

圖中()和()分別是兩個分子的微觀結構模型。你認為它們所代表的物質的化學式是否相同? ,二者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日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工業(yè)上用鹵水(主要是MgCl2溶液,另外含少量NaCl)為原料,提純得到氯化鎂,再在熔融狀態(tài)下電解氯化鎂制取金屬鎂.鹵水中氯化鎂的含量,需通過實驗測得.

檢驗員取100g鹵水,向里滴加20%的氫氧化鈉溶液,所加氫氧化鈉溶液質量與所得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所得沉淀的化學式是  ,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   g.

(2)請計算鹵水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