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將甲乙固體各30克分別加入100克水中后,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1)1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甲_____乙(填“<““>”或”=”)
(2)m的取值范圍_____
(3)40℃時,取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等量的水后、恢復到4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 恢復到原溫度后,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甲=乙
B 恢復到原溫度后,折出晶體的質量:乙>甲
C 若再降到20℃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
D 若再降溫到20℃時,溶液的質量:甲>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綠色植物不但能美化環(huán)境,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一塊面積為6000m2的綠化區(qū)域,種植了夾竹桃、垂柳、大葉黃楊等綠色植物,晴天時,通常每天每平方米葉片約吸收2.5g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請回答:
(1)造成空氣污染的有害氣體分別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_____(填化學符號)。
(2)試計算,一個月(以30天晴天計)這片綠化區(qū)域能吸收多少噸的有害氣體?_____(要有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NaOH溶液的配制”實驗操作示意圖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A. 取用NaOH B. 稱取NaOH
C. 量取一定體積的水 D. 溶解NaOH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物質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凈化空氣,所以碳單質都能凈化空氣
C.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甲烷前一定要驗純
D.CO2、SO2均可與堿溶液反應,所以非金屬氧化物一定能與堿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遼寧省錦州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將10克的石灰石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3克氣體。(雜質不溶解,也不參加反應。)反應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06.7克。試求
(1)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___?
(2)所用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____(結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遼寧省錦州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奧秘。月球上有H,He,N,Na,Mg,Si等元素,未來可能會成為人類的寶貴資源。根據(jù)圖示回答:
(1)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__。
(2)氫元素和氦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不同。
(3)圖2信息及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
A Si是金屬元素
B N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
C He和Mg的化學性質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遼寧省錦州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古代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其反應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 的化學式是 Ag2S B. H2S 中 S 元素為-2 價
C. 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D. H2S 是無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判斷,下列做法不能成功的是
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用鉛筆芯粉末加入鎖芯打開生銹的鐵鎖
C.用稀鹽酸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D.用干冰制造影視舞臺上的云霧繚繞,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海南省中考模擬(N0.001)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為了探究金屬與酸反應的規(guī)律,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等質量的鐵片、鎂片、鋅片,分別與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反應溫度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1)請分析反應中溫度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2)根據(jù)曲線總結出金屬活動性的相關規(guī)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