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化學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后,覺得探究很有意思,想繼續(xù)探究.
[提出問題]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有什么?
[查閱資料](1)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上述反應中,若二氧化碳過量,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Na2CO3+H2O+CO2=2NaHCO3
[猜想與假設]通過分析,小明做出如下猜想:
①含有NaOH和 Na2CO3;②含有Na2CO3和NaHCO3;
[實驗探究]為確定反應后溶液的組成,同學進行了如下兩項探究活動.
(1)對相關物質性質的研究.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鹽酸
產生氣泡
無明顯變化
產生氣泡
加入飽和石灰水
溶液變渾濁
溶液變渾濁
現象I
加入CaCl2溶液
無明顯變化
溶液變渾濁
溶液變渾濁
加熱溶液至沸騰,將
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上表中現象I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探究反應后溶液的成分.為確認反應后溶液的組成,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
實驗步驟
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一定量反應后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適量的CaCl2溶液.
有沉淀產生
 

將步驟①所得的混合物過濾,洗滌,并將濾渣分成兩部分.
 
 

向其中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中滴加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原溶液中含有     

取另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          
                               
           
             
猜想1正確
 
[反思與評價]
(1)若想直接證明小明的另一個猜想不正確,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應加做的實驗是         
                                                                                       
(2)小偉提出,小明的猜想不完全,反應后溶液的組成還可能是                        (有幾種寫幾種).

[查閱資料]2NaOH+CO2=Na2CO3+H2O  [實驗探究](1)Ca(OH)2+Na2CO3=CaCO3↓+2NaOH
(2)
③Na2CO3
④溶于水,然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原溶液中有NaOH.
[反思與評價](1)取實驗步驟②所得的濾液適量于試管中,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證明小明的猜想②不正確.
(2)A:只有碳酸鈉   B:只有碳酸氫鈉

解析試題分析: [查閱資料](1)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O2=Na2CO3+H2O[實驗探究]碳酸鈉與氫氧化鈣能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2)取一定量反應后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適量的CaCl2溶液.有沉淀產生,說明含有氫氧化鈉或碳酸鈉,將步驟①所得的混合物過濾,洗滌,并將濾渣分成兩部分,向其中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沉淀中含有碳酸鈣,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若猜想①正確,取另一份步驟②所得固體,溶液于水,然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沉淀中含有氫氧化鈣,則原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反思與評價](1)小明的另一個猜想含有Na2CO3和NaHCO3不正確,根據兩種物質的性質可取實驗步驟②所得的濾液適量于試管中,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證明小明的猜想②不正確.(2)根據化學反應2NaOH+CO2=Na2CO3+H2O和Na2CO3+H2O+CO2=2NaHCO3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還可能只有碳酸鈉或只有碳酸氫鈉.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堿的化學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研究小組欲檢驗草酸晶體樣品分解產物,并測定樣品中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已知:濃硫酸可作為干燥劑;草酸晶體(H2C2O4·2H2O )的性質見下表:

熔點
 
沸點
 
熱穩(wěn)定性
 
其他
 
101℃~102℃
 
150℃~160℃升華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與 Ca(OH)2反應產生白色沉淀(CaC2O4)
 
(1)圖 1 是加熱裝置。最適宜的加熱分解草酸晶體裝置是C。若選裝置 a 可能會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選裝置B可能會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圖 2 是驗證熱分解產物中含 CO 、 CO2的裝置。

① 裝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氣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證明存在 CO2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證明存在 CO 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3)為測定樣品中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設計如下方案:稱取一定量樣品,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稱量裝置D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由此計算出的實驗結果比實際值偏低,排除儀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放入食鹽水中(如圖,裝置氣密性良好),一段時間后,發(fā)現裝置中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鐵釘生銹,試管底部有黑色固體物質

[提出問題]導管中液體為何升高?黑色固體物質又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該黑色固體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種物質
[猜想分析]
①影響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質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鐵,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實驗驗證]
①驗證黑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所選用的試劑是                                            
②檢驗黑色固體中是否含有鐵的實驗方法是                                               
結論:鐵釘在食鹽水中比在純水中生銹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碳酸鈣在高溫下煅燒一段時間后,得到白色固體(CaCO3CaO+CO2↑),為了確定白色固體的成分,對其可能的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完成下表.

假設(猜想)
驗證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現象
結  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葡萄糖是生命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提出問題:葡萄糖燃燒的產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推斷葡萄糖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有機物?
實驗設計:為了確定葡萄糖的元素組成,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中濃硫酸、無水CaCl2均為常用干燥劑,部分固定裝置省略,假設每個裝置中均吸收完全或反應完全。

小貼士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燒生成CO2 、H2O,不完全燃燒時生成CO、CO2 和H2O
(1)裝置A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2)裝置B處Fe2O3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                               
方案評價:
用充有空氣的儲氣球代替制備氧氣的裝置,是否更有利于實驗的進行,為什么?                                                    .(填“是”或“否”及理由)
數據處理:下表是同學們填寫的實驗報告,請你幫助完成.
實驗事實
數據分析及結論
1.8g葡萄糖完全燃燒,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結論:葡萄糖含有                        元素
數據分析的依據是                                
 
討論交流:上述實驗裝置D、E中盛放的都是NaOH固體,試分析兩次使用NaOH固體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膨松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它在面包制作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產生氣體,使面包變得松軟.膨松劑反應產生氣體的量作為檢驗膨松劑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已知某膨松劑含碳酸氫鈉、碳酸氫銨(NH4HCO3)中的一種或兩種,化學興趣小組對該膨松劑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①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②濃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氣和氨氣.
③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不與氨氣反應.
實驗I:探究膨松劑的成分
按如圖1所示連接好裝置(夾持儀器略去,下同).
(1)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向裝置中加入藥品.
關閉K1,打開K2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點燃酒精燈.
打開K1,關閉K2.
試管中白色固體減少,
                 
有二氧化碳生成,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打開K2,關閉K1.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有氨氣生成.

繼續(xù)充分加熱.
試管中仍有固體
 
 
(2)得出結論:該膨松劑的成分為                            
實驗II:探究膨松劑受熱產生氣體的量
(1)測定二氧化碳的質量:如圖2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各裝置中的試劑為足量).
將8g膨松劑裝入裝置B中,通過測定實驗前后裝置    (填字母序號)的質量,其質量差即為樣品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加熱前,先對已連接好的裝置A、B和C通一段時間的空氣,再連接上裝置D、E;加熱過程中,裝置C的作用是            ;停止加熱后,應繼續(xù)通入空氣一段時間,以保證產生的氣體被裝置充分吸收.
(2)測定氨氣的質量:調整圖2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另取8g膨松劑裝入裝置B中,通過測定實驗前后裝置C的質量,其質量差即為樣品產生的氨氣的質量.
【解釋與結論】同學們進一步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后,認為該膨松劑質量良好.
【反思與評價】實驗II中,若沒有裝置E,造成測定結果可能會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實驗室里,試劑瓶的標簽常因脫落或被腐蝕而丟失,現有失去標簽的6瓶溶液,可能是NaCl、Na2CO3、NaOH、CaCl2、Ca(OH)2、HCl、CuSO4七種物質中的六種,教師將它們編號為A、B、C、D、E、F,讓同學們鑒別這六種物質,請你參與小明的下列鑒別過程.
[查閱資料]:CaCl2溶液顯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觀察各種溶液的顏色,其中C瓶為    色,是硫酸銅溶液.
(2)做兩兩混合實驗,E與其他四種物質混合的實驗現象記錄如下:

 
A
B
D
F
E
無現象
白色沉淀
無色氣泡
白色沉淀
 
由此實驗確定 E是        (寫化學式),還能確定                        
(3)若只用酚酞溶液,進一步確定另外三種物質的成分,你的實驗設計是(填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4)六種物質都鑒別出來以后,小明將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再滴加稀鹽酸,從開始滴加稀鹽酸到過量的現象是                            ;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同學們在學習了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后,聯想到單質碳的一些化學性質,對反應后的氣體成分產生了疑問,某學習小組對該反應產物中的氣體成分進行了探究。
〔猜 想〕
①氣體產物全部是CO2 ②氣體產物全部是CO ③氣體產物            
〔查閱資料〕 CO氣體能使?jié)駶櫟狞S色氯化鈀試紙變藍色。
〔設計實驗〕根據各自的猜想,他們共同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現象與分析〕 

現象
結論
如果裝置B                , 裝置C無現象
則猜想①成立
如果裝置B無現象,裝置C                 
則猜想②成立
如果裝置B          ,裝置C____________
則猜想③成立
 
〔結論〕實驗現象證明猜想③成立,同學們的疑問是合理的。
〔反思〕
(1)同學們對CO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fā)生反出產生CO;
②原因二:反應C+2CuO2Cu+CO2↑中的一種產物和反應物木炭又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CO;
請你從原因一、原因二中選擇其一,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學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實驗,請你歸納出單質碳在工業(yè)上的重要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收集證據】
(一)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且溫度越高反應越快。
(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將蘋果肉分別放入   三種氣體中,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象。請你幫他們填寫下表。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現象
不變色
變色
                
結論
果肉變色與氮氣無關
          
果肉變色與二氧化碳無關
 
【反思與評價】
在三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       (填代號)最不合理, 理由是                       。
【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變質,果品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