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guī)律(除③外,均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組成:可以引起酸雨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胃酸的成分___________。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
②結構:硝酸亞鐵中的 陰離子符號__________; 構成金剛石的微粒符號__________
③性質:打開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該現(xiàn)象說明氣體溶解度與___________有關,喝過啤酒后會打嗝,該現(xiàn)象說明氣體溶解度與___________有關,
④ 變化:將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其反應的方程式為:CO2 + 3H2═ X + H2O.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 ,
【答案】SO2 HCl Al2O3 NO3- C 壓強 溫度 CH3OH
【解析】
①組成:可以引起酸雨的氧化物是SO2; 胃酸的成分HCl。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與非金屬是氧元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Al2O3;
②結構:硝酸亞鐵中的陰離子是硝酸根離子,符號NO3-; 構成金剛石的微粒是碳原子,符號:C;
③性質:打開啤酒瓶塞,瓶內壓強變小,有泡沫溢出.該現(xiàn)象說明氣體溶解度與壓強有關,喝過啤酒后會打嗝,該現(xiàn)象說明氣體溶解度與溫度有關,
④ 反應的方程式為:CO2 + 3H2═ X + H2O,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元素原子個數(shù)不變,X的化學式是:CH3OH。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1)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實驗室常用過濾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過濾需要用到的儀器有帶鐵圈的鐵架臺、燒杯、漏斗和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2)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上方產生的是__________氣。
(3)在生活中常用水來配置溶液。常溫下,如果要配置10%硝酸銨溶液100g。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溶解過程中溫度__________。
②如果配好溶液,在轉移裝瓶的過程中灑出,對該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是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存在差異,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B.五月初五,粽葉飄香,你能聞到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NaOH 和 KOH 都具有堿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離出 OH-
D.50 mL 酒精與 50 mL 水混合后體積小于 100 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常用方法。以下推理過程正確的是
A.單質中一定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鋁、鋅與鹽酸反應都產生氫氣,所以金屬都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
C.堿溶液都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
D.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都會生成CO2,所以燃燒有CO2生成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從氮氣、生石灰、金剛石、酒精、一氧化碳五種物質中選擇適當物質的化學式填空。
(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2)其液態(tài)可用于醫(yī)療上冷凍血液的制冷劑是_____。
(3)汽車駕駛員出車前禁止飲用的物質是_____;
(4)可用于冶煉金屬的是_____。
(5)常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釋下列實驗基本操作
(1)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為什么要在試管口處塞一團棉花?_____。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集氣瓶底部為什么要盛裝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_____。
(3)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是?_____(寫出一條即可)。
(4)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中,集氣瓶底部為什么要盛裝少量的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X、Y、Z、M是初中常見的四種元素。有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 有關信息 |
X | 可形成最輕的氣體 |
Y | 組成物質種類最多 |
Z | 其單質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 |
M |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1)M元素的名稱是_____。
(2)寫一個含有Y這種元素的化學式_____。
(3)由X、Z兩種元素且按原子個數(shù)比為2:1組成的化合物_____(填化學式),寫出由上述任意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學式_____。(任意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選擇符合下列要求的概念,并用其序號填空:
①原子;②分子;③離子;④電子;⑤核電荷數(shù);⑥最外層電子數(shù);
(1)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通過實驗確認了_____的存在。
(2)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其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_____。
(4)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_____的排列結構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_____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密閉容器中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8 | 2 | 40 | 5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4 | 8 | 23 |
A.甲、丙為反應物
B.待測值為0
C.該反應可能為置換反應
D.反應過程中生成乙、丁的質量比為24: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