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實驗方案

A

氮氣(氧氣)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wǎng)

B

氯化鈣溶液(鹽酸)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過濾

C

鐵粉(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D

氧化銅(木炭粉)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時,可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鹽酸能與過量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再過濾除去過量的碳酸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C、鐵粉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D、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生成二氧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用化學用語或名稱填空:

(l)2NH4+ ___________; (3)2CC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含電子的離子______; (4)標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兩個銨根離子 兩個四氯化碳分子 H+ 【解析】(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2NH4+表示兩個銨根離子; (2)2CCl4表示兩個四氯化碳分子; (3)不含電子的離子為氫離子,可表示為:H+; (4)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qū)2018屆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內含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該氧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

A. 2 B. 8 C. 10 D. 18

B 【解析】因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而原子序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由題意“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知該氧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8。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和平區(qū)2018屆九年級初三結課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7分)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F(xiàn)有 ①氫氧化鈉 ②石灰石 ③固體二氧化碳 ④硝酸鉀 ⑤金剛石 ⑥碳酸氫鈉 ⑦石墨,請按要求用序號填空:

(1)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yè)的是 ;

(2)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

(4)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5)可作干電池中電極的是 ;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 ;

(7)用作食品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1)① (2)④ (3)③ (4)② (5)⑦ (6)⑤ (7)⑥ 【解析】 試題分析: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yè)的是氫氧化鈉;屬于復合肥料的是硝酸鉀,同時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固體二氧化碳又叫干冰;用作建筑材料的是石灰石;可作干電池中電極的是石墨,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用作食品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和平區(qū)2018屆九年級初三結課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際應用中,利用了中和反應的是

①用稀硫酸除鐵銹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④用氫氧化鈉溶液洗去石油產(chǎn)品中的殘余硫酸

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處(分泌出蟻酸)止癢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C 【解析】①用稀硫酸除去鐵銹,是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錯誤;②熟石灰是堿能與酸性土壤發(fā)生中和反應,正確;③碳酸氫鈉是鹽不是堿,不屬于中和反應,錯誤;④氫氧化鈉與硫酸的反應是中和反應,正確;⑤稀氨水與蟻酸的反應是中和反應,正確。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1)“對比”是一種重要的實驗探究手段,通過“對比”可以判斷是否發(fā)生反應,反應的速率、反應的條件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實驗一中液面“更高”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實驗二的現(xiàn)象從而得出活動性Mg_______Fe。

(2)實驗三所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研究:

①滴加稀鹽酸前,燒杯中溶液呈______色。隨著稀鹽酸不斷滴入溶液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可選用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填選項,多選)

A.Ca(OH)2 B.鋅粒 C.雞蛋殼 D.紫色石蕊溶液 E.銅絲

②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變化如坐標圖4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中和反應是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④圖5是NaOH和稀HCl反應的示意圖,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從該圖可以看出,反應前后微粒數(shù)目減少的有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 紅 BCD 減小 放熱 NaOH+HCl= NaCl+H2O H+、OH- 【解析】(1)①二氧化碳不僅能與屬反應,還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實驗一中液面“更高”的是二氧化碳倒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NaOH+CO2=Na2CO3+H2O;②鎂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大于鐵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速率,說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的活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明在學習酸堿指示劑與常見酸、堿溶液作用時,歸納成如圖所示的關系。圖中A、B、C、D是兩圓相交的部分,分別表示指示劑與酸、堿溶液作用時所顯示出的顏色,則其中表示不正確的是

A. 紫色 B. 藍色 C. 紅色 D. 無色

A 【解析】試題分析:圖中A、B、C、D是兩圓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劑與酸、堿溶液作用時所顯示的顏色,則其中表示不正確的是A,因為石蕊遇到酸會變紅。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提純是化學實驗常用的一種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雜質,所選除雜試劑錯誤的是

選項
 

混合物(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A
 

NaOH溶液(Na2CO3)
 

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B
 

CaO粉末(CaCO3)
 

足量的蒸餾水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銅粉末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除雜質的要求是:要把雜質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質,更不能帶入新的雜質。A、加入的適量氫氧化鈣溶液與雜質Na2CO3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可以除去雜質,且不引入雜質,正確;B、加入的蒸餾水會與CaO粉末反應,達不到除雜的目的,錯誤;C、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會將雜質Fe反應完,而原物質Cu粉不與稀硫酸反應,可以除去雜質,正確;D、加入足量的氧化銅粉末可以將雜質H2SO4完全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化學方程式S+O2SO2的讀法中,正確的是

A. 硫加氧氣等于二氧化硫

B. 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C. 一個硫原子加上一個氧分子等于一個二氧化硫分子

D. 在點燃的條件下,每32 份質量的硫和16 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8份質量的二氧化硫

B 【解析】A、在反應中“+”讀作“和”,“=”讀應作“生成”,錯誤;B、該反應可讀作: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正確;C、該反應可讀作: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錯誤;D、該反應可讀作:每32份質量的硫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恰好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二氧化硫,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