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深圳光明批發(fā)市場發(fā)生重大火災(zāi).原因是電焊工違規(guī)操作,電火花引燃了市場內(nèi)的紡織品、塑料制品釀成火災(zāi).
(1)從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來年地,市場內(nèi)的紡織品、塑料制品屬于 .
(2)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水滅火的原理是 .
(3)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火情,應(yīng)一邊自救,一邊撥打火警電話.正確的自救方法是 ,火警電話是 (均填序號).
A、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B、120
C、站原地等待消防隊員營救 D、119.
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 |
專題: | 化學與生活. |
分析: | (1)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是:物質(zhì)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滅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3)遇到火災(zāi)時不能站原地等待消防隊員營救,而是要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火警電話是119. |
解答: | 解:(1)從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來看,市場內(nèi)的紡織品、塑料制品屬于可燃物. 故填:可燃物. (2)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水滅火的原理是:水蒸發(fā)時吸收熱量,能使溫度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故填: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3)如果你遇到類似的火情,應(yīng)一邊自救,一邊撥打火警電話.正確的自救方法是用濕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火警電話是119. 故填:A;D. |
點評: | 可燃物燃燒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破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以實現(xiàn)滅火.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1)若n=3時,則m= ;
(2)若該粒子為電中性,則n的最大值為 ;
(3)若m=12,則該粒子對應(yīng)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 ;
(4)若m=17,且該粒子為食鹽的一種組成微粒,則該粒子的化學符號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guān)營養(yǎng)成分與人體健康關(guān)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 | 人體缺鐵易患貧血病 | B. | 蛋白質(zhì)、油脂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
| C. | 食用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 D. | 青少年預防佝僂病,應(yīng)適量補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源于生活,服務(wù)于生活,廚房中的“柴、米、油、鹽、醋”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新農(nóng)村建設(shè),興建沼氣池.許多家庭中的些已被沼氣所替代,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的化學式是 .
(2)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中的 .
(3)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洗滌劑的水洗掉,這是利用洗滌劑的 作用.
(4)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 (填“單質(zhì)”或“元素”).
(5)打開盛食醋的瓶蓋,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種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
(2)實驗室制取O2和CO2都可以利用A裝置,收集O2和CO2都可以利用 裝置(填字母序號)。
(3)收集一瓶氧氣,供E實驗使用。E中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的基本類型是 ,
E中集氣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的鑒別、檢驗、除雜所用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zāi)康?/p> | 所用試劑或方法 |
A | 鑒別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 無色酚酞試液 |
B | 檢驗集氣瓶中CO2是否收集滿 |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
C | 除去氧化鈣中少量的碳酸鈣 | 加水溶解后過濾 |
D |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氣體 | NaOH溶液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從C,H,O,S,Cl,Na,F(xiàn)e等7種元素中選擇恰當?shù)脑,用離子符號、化學式或化學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鈉中的陰離子 ;氯化鐵中的陽離子 ;由四種元素組成的鹽 (只寫一種).
(2)寫出一個置換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一個有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