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1)鉀元素K;
(2)2個氫離子2H+;
(3)氧化鎂MgO;
(4)氧化鐵Fe2O3
(5)2個水分子2H2O;       
(6)氯化鋁中鋁的化合價$\stackrel{+3}{Al}$Cl3

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解:(1)鉀元素的元素符號為:K;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氫離子可表示為:2H+;
(3)氧化鎂是由顯+2價的鎂元素和顯-2價的氧元素組成,根據(jù)化合價原則,其化學式為:MgO;
(4)氧化鐵是由顯+3價的鐵元素和顯-2價的氧元素組成,根據(jù)化合價原則,其化學式為:Fe2O3
(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個水分子可表示為2H2O.
(6)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所以氯化鋁中鋁的化合價,故可表示為:$\stackrel{+3}{Al}$Cl3;
故答案為:(1)K;(2)2H+;(3)MgO;(4)Fe2O3;(5)2H2O;(6)$\stackrel{+3}{Al}$Cl3;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哈市入冬以來近百萬戶家庭需要取暖,導致我市最近出現(xiàn)霧霾天氣.很多人患上咳嗽、氣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給交通帶來影響造成堵車和一些交通事故.
(1)對此你的感受是霧霾太嚴重了,影響了人體健康,對交通造成了影響,我們要防止霧霾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你提出的一條建議是:使用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四項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各物質用途利用到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氧氣用于煉鋼B.金屬銅用來做導線
C.用氫氣填充探空氣球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顏色和異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面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霧
B.鐵絲在空氣中能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
D.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紅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主要現(xiàn)象是什么?
為什么要在集氣瓶中預先加入少量的水或是細沙?請寫出其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
A.使用節(jié)水型馬桶B.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有O2、H2、Cu(OH)2、KOH溶液、稀H2SO4和Na2CO3溶液等幾種物質,寫出哪兩種物質能反應的相關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H2SO4+Cu(OH)2=CuSO4+2H2O;H2SO4+2KOH=K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某化學學習小組用足量的稀鹽酸對15g石灰石樣品(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不考慮稀鹽酸的揮發(fā))進行科學探究.實驗裝置如圖甲:
有關數(shù)據(jù)如圖:當A裝置中無氣體產生時測得B裝置的質量增加了44g;C置的質量沒發(fā)生變化且無明顯現(xiàn)象.
,其他數(shù)據(jù)見乙、丙圖.請你回答:
(1)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10克;
(2)所用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