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永遠不變B.空氣中的氧氣處于動態(tài)平衡
C.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越高越好D.氧氣有百利而無一害

分析 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

解答 解:A、空氣中的氧氣處于動態(tài)平衡,錯誤;
B、空氣中的氧氣處于動態(tài)平衡,正確;
C、空氣中氧氣的濃度不能是越高越好,錯誤;
D、氧氣有利有害,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和氣體的用途等,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有下列含氮元素的物質:①N2   ②HNO3   ③NO   ④NO2   ⑤NH3按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是⑤①③④②(用序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幾種常見物質的性質、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氣      性質穩(wěn)定      保護氣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劑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華吸熱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回答下列問題:
(1)請回憶老師做的“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并結合如圖回答問題:
甲、乙兩同學共同收集滿兩瓶質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氣體,并分別將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燒杯中,請分析回答:
①甲同學用甲圖的傾倒方式向燒杯中傾倒足夠的二氧化碳,我們觀察到兩根蠟燭是由下而上熄滅,請你告訴我們,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滅?
答:由于CO2密度比空氣大,沿燒杯壁流到底部,下面的蠟燭首先接觸到CO2,由于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由下向上逐漸熄滅.
②乙同學用乙圖的傾倒方式向燒杯中傾倒足夠的二氧化碳,我們觀察到的結果是兩根蠟燭都沒有熄滅,請你聯(lián)系學科知識分析,用乙圖的傾倒方式為什么二氧化碳沒有進入燒杯?
答:乙圖的傾倒方式,沒用玻璃片掩蓋,直接倒在火焰的上方,由于蠟燭燃燒放熱,使得氣體受熱,密度變小,故CO2不能與蠟燭火焰接觸而跑到空氣去了.
(2)請回憶教材中“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并觀察下列圖形回答問題:
①只能用燃著的火柴或細木條去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會引起失火,原因是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時,酒精燈側傾可能會流出部分酒精,故會引起失火.
②為避免引起失火,用完酒精燈后,不能立即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應該用燈帽蓋滅并且使酒精燈冷卻后,再添加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冰雪熔化B.鋼鐵生銹C.水的蒸發(fā)D.礦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規(guī)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無毒的藥品可以用嘴嘗其味道
B.灑在實驗臺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濕布覆蓋
C.加熱后的試管立即用水沖洗
D.實驗結束后,剩余的試劑都應放回原試劑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氮氣、氧氣、水蒸氣、氦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氣的成分.請用化學式填寫:
(1)能用于搶救病人,供給呼吸的氣體是O2;
(2)會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是CO2;
(3)占空氣體積78%,常用作焊接金屬保護氣的是N2;
(4)餅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會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H2O;
(5)性質很穩(wěn)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氣球或飛艇的氣體是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解釋:
鐵路工人在鋪設鐵路時,鋼軌與鋼軌之間留有一定縫隙,用分子的性質解釋其原因是鐵原子之間有間隔,夏天氣溫高,鐵原子間的間隔變大.
造成不吸煙者在公共場所吸食二手煙,主要原因是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不能用于進行化學反應的儀器是( �。�
A.燒杯B.集氣瓶C.試管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