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某課外活動小組按如圖所示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檢驗二氧化碳的性質:若用裝置B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B中除有少量水外,還應加入的試劑是
 
,當①、②導管口連接時,B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當導管斷開一段時間后,看到B中的現(xiàn)象是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測定當?shù)厥沂妓徕}的質量分數(shù),該課外活動小組取來一些礦石,并取稀鹽酸200g,將其平均分成4份,進行實驗,其結果如下:
實驗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加入樣品的質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質量/g 1.54 3.08 4.4 m
依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請分析計算:
(1)哪幾項反應中鹽酸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數(shù)值是
 

(3)試計算這種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分析:(1)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解答即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2)取稀鹽酸200 g,平均分成4份進行實驗,每次實驗使用稀鹽酸50g;
①根據(jù)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表,5g石灰石完全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1.54g,若15g石灰石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1.54g×3=4.62,而實驗中僅放出4.4g二氧化碳,說明此時石灰石沒有完全反應,沒有完全反應是由于稀鹽酸不足;
②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m值;
③計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
石灰石的質量
×100%,因此,在選擇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時,要選擇碳酸鈣完全反應的實驗,否則會因碳酸鈣未能完全反應而計算結果偏��;
解答:解:
(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故用裝置B來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B中除有少量水外,還應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當①、②導管口連接時,B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故答案為: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CO2+H2O=H2CO3
(2)
①根據(jù)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表,5g石灰石完全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1.54g,若15g石灰石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1.54g×3=4.62,而實驗中僅放出4.4g二氧化碳,第3次實驗50g稀鹽酸量不足石灰石沒完全反應,第4次實驗石灰石增加到20g時,50g稀鹽酸依然量不足而石灰石沒有完全反應;
故答案為:第一、二份;
②當石灰石質量為15g時,就因50g稀鹽酸量不足而石灰石沒完全反應,所以,石灰石增加到20g時,50g稀鹽酸依然量不足,所以此時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仍然為4.4g,也就是m值為4.4;
故答案為:4.4g;
③解:設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g×x                 1.54g
      
100
44
=
5g×x
1.54g

解之得:x=70%
答:該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0%;
答案:
(1)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變紅色;CO2+H2O═H2CO3 紅色逐漸消失又變紫色;H2CO3═H2O+CO2↑;
(2)
①第一、二份;        
②4.4;
③解:設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g×x                 1.54g
      
100
44
=
5g×x
1.54g

解之得:x=70%
答:該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0%;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質,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考查了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步驟和格式,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等,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本題關鍵是判斷反應是否完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圖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的鎂帶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與酸接觸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量為0.030g.
②往量氣管內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30g鎂帶樣品
 
.(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變溫度,如何用較簡單的方法檢查圖1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
 

(4)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氫氣質量為0.0020g.該鎂帶中單質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
 

(5)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果
 
(填“是”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全國中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四氣體的制備 題型:探究題

(2011年福建福州,17題)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圖12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的鎂帶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與酸接觸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量為0.030g。

②往量氣管內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12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30g鎂帶樣品               。(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變溫度,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檢查圖1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

                                                                               

(4)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氫氣質量為0.0020g。該鎂帶中單質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            。

(5)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果        (填“是”或“否”)。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北斗初中九年級(下)期中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圖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的鎂帶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與酸接觸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量為0.030g.
②往量氣管內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30g鎂帶樣品______.(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變溫度,如何用較簡單的方法檢查圖1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______.
(4)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氫氣質量為0.0020g.該鎂帶中單質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
(5)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果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溝中學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圖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的鎂帶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雜質與酸接觸不產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量為0.030g.
②往量氣管內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30g鎂帶樣品______.(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變溫度,如何用較簡單的方法檢查圖1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______.
(4)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氫氣質量為0.0020g.該鎂帶中單質鎂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
(5)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果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