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碳元素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一種元素,許多物質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家用凈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凈水劑,這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很強的___________性;《清明上河圖》至今圖案清晰如初,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多天然礦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錳礦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錳(MnCO3),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

(3)將甲烷(CH4)在鎳(Ni)或銅等金屬基體上高溫分解,碳原子會沉積吸附在金屬表面連續(xù)生長成石墨烯(化學成分是C),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如圖所示),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復使用 C.可處理海上石油泄漏.

【答案】 吸附 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穩(wěn)定) 2 CH4C+2H2 A B C

【解析】(1) 活性炭作凈水劑,這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很強的吸附性;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所以古代的字畫保存到現在;(2) 碳酸錳(MnCO3)中,CO3-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故錳的化合價為+2價; (3) 甲烷(CH4)在鎳(Ni)或銅等金屬基體上高溫分解生成C和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4C+2H2;(4)“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由此可知:A B C都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

B.木炭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發(fā)出白光

D.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二氧化硫B.生鐵C.碘酒D.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A.用明礬軟化硬水

B.用托盤天平稱取4.56g氯化鈉固體

C.觀察顏色區(qū)分黃金和黃銅(銅鋅合金)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B.鐵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干冰在空氣中會產生大量的白煙

D.鎂條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經過維修后煥然一新,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鋪設臺階用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B.在校園內種植樹木有助于提高校園內空氣質量

C.鋪設操場所用的瀝青是煤加工而成的

D.校園的鐵制柵欄不可能是純鐵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語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刻舟求劍B.滴水成冰C.鉆木取火D.鐵杵磨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性質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②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辯證地認識物質

①量變引起質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______(寫化學式)。

②功過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用具備的化學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

1CO 可燃,O2 助燃,原因是_____

2)用鎂粉制作的煙花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利用了_____

3)鐵制品表面涂加保護膜目的是_____

4)硫酸銅用于游泳池內水的消毒利用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