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實驗小組對載人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裝盛放過氧化鈉(Na2O2)顆粒的裝置感到非常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與人體呼出的哪些氣體發(fā)生反應產生氧氣?

【信息提示】

①人呼出的氣體中主要成分是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未被利用的氧氣等。

②二氧化碳能與氮氧化鈉反應:CO2+2NaOH=Na2CO3+H2O。

③氮氣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

【提出猜想】

①過氧化鈉能與人呼出的水蒸氣反應生成氧氣。

②過氧化鈉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

【進行實驗】

實驗一:驗證過氧化鈉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氧氣。(如圖1)

(1)小組成員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略)。

(2)其中裝置A的作用是_____。將帶火星木條放在裝置B干燥管的右側管口,觀察到小木條復燃。

(3)實驗結論:過氧化鈉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氧氣。請補充完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2Na2O2=_____+O2。

實驗二: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如圖2)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上述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略),并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置氣密性良好

(2)向裝置A中加入大理石,打開分液漏斗上活塞,緩慢滴入稀鹽酸

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_____;裝置C裝置中有氣泡出現(xiàn)

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裝置C作用是_____

(3)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在裝置C的右側導管口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結論】過氧化鈉能與人體呼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分別反應生成氧氣。

【實驗反思】

某同學對實驗二的設計提出疑問:該實驗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

【答案】 提供水蒸氣 4NaOH 產生大量氣泡,固體逐漸溶解 CaCO3+2HCl═CaCl2+H2O+CO2 吸收二氧化碳,凈化氧氣 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

【解析】本題以實驗探究的形式考查了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以及反應產物氧氣和碳酸鈉的檢驗,解答時可以依據題文提供的信息以及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

進行實驗:實驗一:(2)實驗一是驗證過氧化鈉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氧氣,根據圖中題意判斷:裝置A的作用是 提供水蒸氣;

(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氫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是6個氧原子,反應后應該是6個,其中4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是4個鈉原子,反應后應該是4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因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Na2O2=4NaOH+O2

實驗二:(2)大理石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向A中緩慢加入稀鹽酸,A中產生大量氣泡,固體逐漸溶解,C中有氣泡產生。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經過過氧化鈉顆粒后,仍有部分沒有反應的二氧化碳,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凈化氧氣;

實驗反思:該實驗不能充分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相關反應如圖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的四種物質中有兩種氧化物

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13

C.該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改變

D.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序號)。若改用下圖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______端進(“a”“b”)。

(3)實驗小組同學取一定濃度的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見變渾濁。為探究其原因,小組同學討論后作出如下猜想:

(作出猜想)A 石灰水已經完全變質 B 氣體中有揮發(fā)出來的HCl氣體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驗證。請你幫助完成實驗,填寫以下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石灰水于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____

猜想A不成立

②將生成的氣體通入_____溶液中

產生白色沉淀

氣體中有HCl

猜想B成立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Na2CO3+H2O+CO2=2NaHCO3

(拓展延伸)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B→__________→C(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鐠用于玻璃染色、陶瓷上釉,和釹一起制造透鏡等,如圖是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鐠原子的核內中子數(shù)為59

B.鐠原子質量為140.9

C.鐠原子中粒子總數(shù)為200

D.鐠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圖中內容回答問題:

(1)如圖中海水屬于____(純凈物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鈉,氯化鈉是由____(填離子符號)Cl-構成。

(2)如圖試管A中氣體的化學式為____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與水蒸發(fā)形成水蒸氣的區(qū)別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硒是動物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必不可少。如圖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非金屬元素B.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34

C.元素符號為SeD.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很多關于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完成以下探究:

1A裝置中儀器的名稱是_____。實驗室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關閉K2K3,打開K1,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則裝置B應與F中的_____端相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步驟: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按要求連接制取裝置,向儀器中注入稀鹽酸,收集氣體,向錐形瓶內放入石灰石,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填序號)。

3)關閉K1K3,打開K2,可用于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若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若在C中盛有_____溶液,可以證明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_____

4)關閉K1K2,打開K3,用該裝置制取并收集一定體積的CO2,需要在D中液面上放一層植物油,其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氣體的常用裝置,試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儀器a、b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CO2,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實驗室檢驗CO2常用方法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

3)已知甲烷是難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則實驗室收集少量甲烷裝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一)某化學實驗小組點燃紅磷,并用氧傳感器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并采集數(shù)據如上圖。

1)紅磷在瓶中燃燒產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2)開始時氧氣的含量持續(xù)下降,一方面是氧氣被消耗,另一方面是生成物大量和氧傳感器接觸,但在110s時氧氣的含量又有所上升,其可能原因是_____。

3)從以上數(shù)據分析最終集氣瓶中的氧氣是否完全消耗_____。

(二)針對以上實驗測定結果實驗小組同學對該實驗做了以下兩種改進:

.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如圖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查資料: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測得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

測量項目

后(冷卻到室溫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的容積

導管的容積

體積/mL

80.0

54.5

126.0

6.0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

2)根據上表數(shù)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_____%(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

_____;②_____

.將足量白磷放在集氣瓶中,白磷能發(fā)生緩慢氧化從而消耗氧氣,并用壓強傳感器測定瓶中壓強的變化,根據壓強的變化來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及數(shù)據采集如下圖。

1)在開始200s壓強增大,增大的原因是_____

2)用上圖所示數(shù)據計算用這種方法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_____%(結果精確到0.1%)。

(三)結論: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用燃燒法測定結果誤差較大,用緩慢氧化誤差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