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所學知識填空:

(1)在“石墨、碳酸鈣、鹽酸、聚乙烯”中選擇適當?shù)奈镔|(zhì)填空。

①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 ②常用作電池電極的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作補鈣劑的是______________。 ④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_____________

(2)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chǎn)息息相關。

①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填“氫氣”或“煤”)。

②魚、蝦中富含____________(填“定粉”或“蛋白質(zhì)”)。

③蔬菜、水果等是人體獲取_____________(填營養(yǎng)素的名稱)的主要食物來源。

(3)某金屬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則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________;最外層電子數(shù)x=_____;若最外層電子失去,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jié)構(gòu),該帶電粒子的符號為________。

【答案】 鹽酸 石墨 碳酸鈣 聚乙烯 氫氣 蛋白質(zhì) 維生素 12 2 Mg2+

【解析】(1)①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是鹽酸;②石墨具有導電性,常用作電池電極③可用作補鈣劑的是碳酸鈣;④聚乙烯塑料可用作塑料大棚;(2)①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理想的燃料是氫氣,燃燒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氣;②魚、蝦富含蛋白質(zhì)③蔬菜、水果等是人體獲取維生素的主要食物來源;(3)據(jù)圖可以看出,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2,最外層電子數(shù)X=1228=2;若最外層電子失去則形成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離子,Mg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化學試劑,下面是對硫酸的組成、性質(zhì)、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請你共同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探究一、檢測硫酸溶液中所含的離子

以下試劑能用來檢測硫酸溶液中所含的陰陽離子的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石蕊試液 氯化鋇溶液 ②PH試紙、硝酸鋇溶液 ③石蕊試液 稀鹽酸、氯化鋇溶液 ④硝酸鋇溶液、稀硝酸 ⑤氯化鋇溶液稀硝酸

探究二、硫酸的性質(zhì)

由于濃度不同,濃硫酸與稀硫酸在性質(zhì)上存在較大差異:

(1)探究濃硫酸的某些特征作了如下一些實驗: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后,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②興趣小組把98%的濃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溶液(用10ml98%的濃硫酸與10ml水配成)約20ml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小燒杯中,稱量、觀察、記錄、分析;根據(jù)室溫環(huán)境下實驗的數(shù)據(jù)繪成的曲線如圖1;

由如圖1曲線你能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有哪些?(寫兩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濃硫酸的稀釋;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ml(精確到0.1);濃硫酸稀釋過程如圖2所示,b中盛放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如圖選擇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與稀硫酸反應發(fā)生了如下顏色變化;

①請在編號C處填一種物質(zhì),則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②請寫出B體現(xiàn)了稀硫酸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寫出符合編號A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硫酸的工業(yè)制法

工業(yè)上黃鐵礦為原料生產(chǎn)硫酸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接觸室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用途十分廣泛,請寫出稀硫酸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據(jù)生產(chǎn)硫酸的工藝流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為使黃鐵礦充分燃燒,需將其粉碎

催化劑能夠提高SO2的反應速率和產(chǎn)量

吸收塔中得到的產(chǎn)品為混合物

沸騰爐排除的礦渣可供煉鐵

(3)探究某黃鐵礦中FeSO2的含量:

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假設每步反應均完全)。

【查閱資料】

①4FeS2+11O22Fe2O3+8SO2 ②Na2SO3+H2O2=Na2SO4+H2O

【實驗探究】

I稱取1.60g黃鐵礦樣品放入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省略)的石英管中,從a處不斷地緩緩通入空氣、高溫灼燒石英管中的黃鐵礦樣品至完全反應。

II反應結(jié)束后,將乙瓶中的溶液進行如圖處理

【問題討論】

①I中裝置甲瓶內(nèi)盛放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中濾液所含的溶質(zhì)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測定】

②II中最終得到的4.66g固體是_______填物質(zhì)的化學式);

③計算該黃鐵礦中FeS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④如果缺少甲裝置,則最終測得FeS2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會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變”

如何證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過量(請簡要寫出操作方法及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識下面幾種常見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寫出一種符合要求物質(zhì)的化學式:

(1)單質(zhì)____________; (2)氧化物__________

(3)含有三種元素的酸_____; (4)含有四種元素的鹽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 10℃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均為15%

C. 20℃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10℃,甲析出多

D. 20℃時,將30克乙物質(zhì)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小于13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金屬。

(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

(2)在建筑工地露天放置的鋼鐵容易生銹,鋼鐵生銹實際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在鋼鐵表面涂油、刷漆等,能防止鋼鐵生銹。

(3)人們常用“銅墻鐵壁”來形容物體的堅固。但鐵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各種反應,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鐵片分別插入一定濃度的足量ZnSO4、CuSO4、AgNO3三種溶液中,剩余的鐵片與附著金屬的總質(zhì)量如圖所示,

則B表示插入__________溶液,B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通過該實驗可以判斷鐵的活動性比C中金屬___________(填“強”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的3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1)說明實驗①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

(2)說明實驗②中熱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實驗③所示,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氣有毒,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原理是:Mn02+ 4HC1() MnCl2 + Cl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可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制取氯氣 B. 錳的化合價由+4降為+2

C. 收集時要有尾氣處理裝置 D. X的化學式為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是初中化學中涉及到的不同單質(zhì),它們的相對分子A質(zhì)量依次增大且不超過65,A 與B,B與C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B是水電解的生成物之一。請寫出:

(1)A與B反應的現(xiàn)象及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與C反應的現(xiàn)象及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從33-A或33-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33-A計分。

33-A

33-B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證明收集到的氣體為氧氣的方法是_____。

(1)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檢驗二氧化碳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