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用H2作為“零污染汽車”的燃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過氧化氫(H2O2)的溶液制取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燈泡內放極少的紅磷來延長白熾燈的使用壽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爐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易產生煤氣(主要成分為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氫氣作燃料,“零污染”是因為其燃燒后的生成物為水。(2)過氧化氫溶液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水和O2,該反應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3)燈泡內放極少的紅磷是為了與燈泡內殘存的O2反應,從而保護燈絲。(4)煤爐中的碳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易生成CO,CO有劇毒,因此冬天要預防煤氣中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小華和小林三位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在實驗室制取O2和CO2,并對它們的有關性質進行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寫出下列儀器名稱:a
 
b
 

(2)小明同學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O2,應選用上圖中的
 
裝置(填編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超同學在實驗操作考試中,抽到的題目是“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下列是小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小超同學連接好裝置后,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捂試管外壁,管口有氣泡,小超同學判斷該裝置的氣密性好
B.小超同學裝入高錳酸鉀后,立即將橡皮塞塞上,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好裝置
C.小超同學開始加熱前就將導管放入到集氣瓶中,一旦有氣泡就立即收集氣體
D.小超同學將停止加熱后的試管立即拆下,進行洗滌
(3)小華同學用濃HCl與大理石在C裝置中反應,制取CO2并檢驗其有關性質,觀察到燒杯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不合理是
 
(填序號).
A.產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變紅
B.產生的CO2與H2O反應生成H2CO3,使石蕊試液變紅
C.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溶于水,使石蕊試液變紅
(4)小林同學用A裝置制取了一瓶無色無味純凈的氣體,他制取的氣體可能是
 
;試用簡便的方法檢驗他制得的氣體
 
.檢查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小強把學到的化學知識用于生活中,進行下列探究.
(1)小強在化學課上知道了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決定制作一個“無殼雞蛋”送給媽媽.他應從廚房中選擇雞蛋和
醋酸
醋酸

(2)如圖1所示,小強把一只新鮮雞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雞蛋沉入水底(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向杯中逐漸加入食鹽粉末直至溶液飽和(已知飽和食鹽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將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并解釋原因.
②若向玻璃杯中逐漸滴加濃鹽酸,雞蛋殼表面將會有什么現(xiàn)象?這會使雞蛋怎樣運動?寫出上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小強同學在家里做了如圖2所示的小實驗,根據(jù)圖示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①(I)中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
蠟燭熄滅
蠟燭熄滅
.由此得出CO2性質的結論是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且相同條件下密度比空氣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且相同條件下密度比空氣大
.并依此性質確定的一個主要用途是
滅火
滅火

②當蠟燭熄滅后,在玻璃杯口迅速蓋-塊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見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石灰水變渾濁
石灰水變渾濁
.根據(jù)(Ⅱ)中實驗,能否正確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為什么?
(4)新鮮的雞蛋是有生命的(通過氣孔進行生命活動,同時細菌也易從氣孔進入),小強用石灰水浸泡后,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鮮,試用化學方程式表明原理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試用你所學過的化學知識解釋下列有關問題或現(xiàn)象.
(1)觀察盛水的鐵鍋,可以發(fā)現(xiàn)鐵鍋與水面接觸的一圈最易生銹,其原因是
與水接觸的地方,同時也與空氣接觸,在氧氣、水的共同作用下,鐵最容易生銹
與水接觸的地方,同時也與空氣接觸,在氧氣、水的共同作用下,鐵最容易生銹
,防止鐵生銹的措施之一是
在鐵制品表面刷油漆等
在鐵制品表面刷油漆等

(2)使用鐵鍋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是因為少量鐵進入胃部后與胃酸(主要成分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了溶于水的鐵的化合物從而被吸收,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鐵在胃部的轉化過程: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小組圍繞燃燒與滅火的主題開展了相關活動.請你參與完成:

【知識回憶】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
與氧氣(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與氧氣(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交流討論】(1)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
減少污染(環(huán)保)
減少污染(環(huán)保)
.欲使圖二中的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
擦干
擦干
后才能對試管加熱;
(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氧氣(空氣)
氧氣(空氣)
;
【綜合應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鉀遇水會立刻著火,因為鉀遇水生成H2和氫氧化鉀,該反應是
放熱
放熱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K+2H2O═2KOH+H2
2K+2H2O═2KOH+H2

【知識運用】燃燒與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試用所學的知識解釋下列成語:
(1)釜底抽薪:
由于隔離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繼續(xù)燃燒
由于隔離了可燃物,所以不能繼續(xù)燃燒

(2)火上澆油:
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燒更旺
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燒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