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

A.①分離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②檢驗蠟燭燃燒生成的水

C.③檢驗CO32- 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答案】

B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相關物質的性質和實驗原理分析。

A、由于FeCl2、CuCl2都能溶于水,故用過濾的方法無法分離,錯誤;

B、把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若燒杯內壁有水珠出現(xiàn),則證明蠟燭燃燒的產物中有水,正確;

C、向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但氣體不一定就是CO2,也可能是其他氣體,所以此方法不能檢驗出是否含有CO32-,錯誤;

D、CO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所以不能用水吸收CO,錯誤。故選B

考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證明碳酸鹽,蠟燭燃燒實驗,一氧化碳的性質

點評: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熟記常見物質的性質,熟練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為探究鐵絲的粗細程度對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5、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8、為研究鐵絲的粗細對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6、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8、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