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淀粉食物在人體內經酶的作用,與水發(fā)生一系列反應,最終生成葡萄糖(C6H12O6),由此可推斷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元素.

分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種類不變分析.

解答 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種類不變.生成物葡萄糖中共有碳、氫、氧三種元素;生成物中水含有氫、氧兩種元素,因此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故答案為:碳;氫元素和氧元素.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式的含義、質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件衣服標簽的部分內容如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羊毛是天然纖維
B.滌綸是合成纖維
C.可用灼燒的方法來區(qū)分羊毛和滌綸
D.合成纖維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要比天然纖維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向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粉中分別加入過量的稀硫酸
B.
向一定量KNO3的不飽和溶液中不斷加入KNO3固體
C.
等質量的鎂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充分反應
D.
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儀器,回答列問題.

(1)標號為c的儀器名稱是長頸漏斗;
(2)用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制取O2,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①若制取6.4gO2,理論上至少需要KMnO463.2g;
②當實驗即將結束時,如果先熄滅酒精燈,且水槽中的水開始沿導管回流,此時應急處理操作是迅速拔掉橡皮塞;
(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組裝制取裝置時,需選擇上圖中的a、b、c、i、k、l、m和h;
②驗證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滿.
③下列制取氣體的實驗,可利用(3)①所組裝的裝置來完成的是ABD.
A.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 
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C.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D.用塊狀碳化鈣和水在常溫下混合制取難溶于水的乙炔氣體
E.加熱堿石灰和氯化銨的固體的混合物制取極易溶于水的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請根據(jù)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圖甲所示的是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該實驗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為試管口處沒有棉花,收集氧氣時除了用排水法收集,還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2)圖乙所示的實驗中火柴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該實驗不可以(“可以”或“不可以”)證明集氣瓶中的CO2是滿的.
(3)圖丙中,向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后,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知識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
A.化學中常見的“三”B.生活常識
①構成物質的三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②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③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成橡膠
①防鐵制品生銹的方法之一:在鐵制品表面刷油漆
②把木材劈開后燃燒:降低木材的著火點
③區(qū)分廚房中食醋和料酒:聞氣味
C.飲食與健康D.基本操作
①在果汁中加“塑化劑”使其口感更好
②在煮好的雞湯中加適量的加碘食鹽
③在肉制品中加入過量的亞硝酸鈉防腐
①過濾的操作要領:一貼、二低、三靠
②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③粗鹽的提純步驟:溶解、過濾、蒸發(fā)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單質,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化合物
B.水銀是化合物,水是單質
C.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氣兩種單質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正確選擇實驗儀器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面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儀器,請用所提供儀器的序號進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體藥品的是⑤;用作反應容器且能夠直接加熱的是①;需要墊上石棉網(wǎng)才能加熱的儀器是②.
(2)量取一定體積的水來配制氯化鈉溶液所需的玻璃儀器有②③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人體內一些液體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血漿(7.35-7.45)B.胃液(0.9-1.5)C.唾液(6.6-7.1)D.尿液(4.7-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