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某化學社團的同學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的變化常伴隨著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但從化學的角度去研究,會發(fā)現(xiàn)其有本質的區(qū)別.
【現(xiàn)象分析】
實驗一:向盛有一定量氫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試管中,振蕩左側試管
實驗二:用氧化鈣代替氫氧化鈉重復一次上述實驗.上述兩個實驗的相同現(xiàn)象之一是左側試管發(fā)熱;
上述兩個實驗中,其中一個實驗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其化學方程式是CaO+H2O=Ca(OH)2;另一個實驗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
【本質歸納】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既可以由物理變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學變化引起.
【探究運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組成時,要研究相同實驗現(xiàn)象的本質區(qū)別.
實驗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鋇、碳酸鉀和氫氧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取一定量該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攪拌,靜置,觀察到燒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學認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鋇;
小意同學認為小明的結論不準確,其理由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K2CO3+Ba(OH)2=BaCO3↓+2KOH.
針對上述兩位同學的觀點,小燕同學進一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燒杯中的物質步驟①濾液A步驟②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濾渣B過濾酚酞溶液濾液C濾渣D溶液E步驟③
(1)步驟②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BaCl2+K2CO3=BaCO3↓+2KCl;
(2)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無色,則原白色粉末的組成是BaSO4、K2CO3
(填化學式,下同);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紅色,則濾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K2CO3、KOH;
白色粉末的可能組成是Ba(OH)2、K2CO3 或BaSO4、Ba(OH)2、K2CO3
小鵬同學認為,只需取少量濾渣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現(xiàn)象是白色不溶物全部消失;就足以說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鉀和氫氧化鋇.

分析 【現(xiàn)象分析】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氧化鈣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
【探究運用】根據(jù)碳酸鉀能與氫氧化鋇反應來分析;
(1)加入氯化鋇溶液會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其中含有碳酸鉀;
(2)根據(jù)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以及溶液的酸堿性來分析;
(3)根據(jù)碳酸鋇能溶于酸,硫酸鋇不溶于酸來分析.

解答 解:【現(xiàn)象分析】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氧化鈣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會覺得左側試管外壁發(fā)熱,觀察到右側試管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故填:左側試管發(fā)熱(或右側試管內(nèi)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
氫氧化鈉溶于水屬于物理變化,而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學變化,故填:CaO+H2O=Ca(OH)2
【探究運用】碳酸鉀與氫氧化鋇在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鉀;故填:K2CO3+Ba(OH)2=BaCO3↓+2KOH;
(1)碳酸鉀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和碳酸鋇白色沉淀;故填:BaCl2+K2CO3=BaCO3↓+2KCl;
(2)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無色,說明反應后的溶液呈中性,也就是說碳酸鉀被完全轉化為沉淀,而原混合物中不含氫氧化鋇,故填:BaSO4、K2CO3
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紅色,說明原混合物中有氫氧化鋇,碳酸鉀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鉀.根據(jù)后面加入氯化鋇后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碳酸鉀較多;故填:K2CO3、KOH;
根據(jù)現(xiàn)象可知,原混合物可能是氫氧化鋇和碳酸鉀組成的,也可能是硫酸鋇、氫氧化鋇和碳酸鉀組成的;故填:Ba(OH)2、K2CO3;BaSO4、Ba(OH)2、K2CO3
(3)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鋇,也可能是碳酸鋇,也可能是硫酸鋇與碳酸鋇的混合物,其中硫酸鋇不與稀硝酸反應,而碳酸鋇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白色不溶物全部消失.

點評 本題考查了混合物組成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結合題干提供的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物質的性質及反應的具體現(xiàn)象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圖象與所述實驗相符的是(  )
A.
向一定量鋅粒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氯化鈉飽和溶液中不斷加水
C.
向一定量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石灰水
D.
20℃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鉀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宇宙飛船發(fā)動機內(nèi)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C.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未標出).已知G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且與A、D同類,F(xiàn)為藍色溶液.
(1)F的化學式為CuSO4
(2)B-C反應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
(3)圖中沒有出現(xiàn)的物質類別是A;
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堿 E.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大試管中,如圖所示,結果同學們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于是他們展開了如下探究.新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同學們?nèi)∩倭看笤嚬苤械囊后w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冒出
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探究二:反應后大試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認為溶質是Na2CO3
貝貝認為溶質是Na2CO3和NaOH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驗證】貝貝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取一定量大試管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過濾
②向濾液滴加適量酚酞
①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溶液變紅
貝貝的猜想成立
【實驗反思】同學們聯(lián)想到了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發(fā)生中和反應也觀察不到明顯現(xiàn)象,為了確定其反應是否反生,有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先用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邊滴邊測定混合溶液的pH,.請你分析上述方案中,為什么要“當測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證明發(fā)生反應了,其原因是排除因硫酸的加入,稀釋氫氧化鈉溶液而引起pH減小因素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鐵、銅和鋁有廣泛的應用
(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物質的化學方程式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濕法煉銅”的原理是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3)鋼是含碳的鐵合金.
(4)金屬鋁表面常有一層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Al2O3(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草木灰是農(nóng)家肥料,主要含鉀鹽.請回答相關問題.
【分離提純】
(1)在燒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時用玻璃棒攪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K+
(2)把燒杯中的草木灰連同浸出液一起過濾.如果濾液仍然渾濁,處理的方法是重新過濾(或再過濾一次).
(3)把濾液倒入蒸發(fā)皿里,加熱,用玻璃棒攪拌.當蒸發(fā)到出現(xiàn)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
【成分探究】
。3)所得的晶體少量溶于水,分到兩支試管中.
(4)第一支:滴加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①加鹽酸:K2CO3+2HCl=2KCl+CO2↑+H2O;
②產(chǎn)生渾濁:Ca(OH)2+CO2=CaCO3↓+H2O.
(5)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溶液呈堿性.為證明溶液呈堿性是由CO32-引起的,再向試管中加入CaCl2溶液〔可供選擇試劑: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時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K2CO3+CaCl2=CaCO3↓+2KCl當看到紅色褪去(或消失),產(chǎn)生白色沉淀時即可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A、B分別是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如圖表示向A中加入B時,溶液的pH變化曲線.
(1)A是鹽酸;B是氫氧化鈉溶液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指出曲線圖中C點的含義:C點表示兩溶液恰好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間,胃酸多了需要治療.某些用以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MgCO3、NaHCO3,也有用酒石酸鈉來治療的.這說明(  )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強酸
B.對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營養(yǎng)品
C.MgCO3、NaHCO3與胃酸作用產(chǎn)生CO2,在服藥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D.酒石酸鈉水解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