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在溶液中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由某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甲、乙、丙可能依次為Fe、NaOH、CO2
B. 丙物質只能是氧化物或鹽
C. 當乙為NaOH時,它可由Ca(OH)2與Na2CO3反應生成
D. 當甲為一種堿時,它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可能產生兩種沉淀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白銅(Cu、Ni合金)因為光澤好、耐腐蝕、容易加工等優(yōu)點,常代替銀做飾品。
下圖所示是某實驗室分離廢棄白銅飾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應產物在圖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種二價金屬硫酸鹽,溶液D中只有一種溶質。分析該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的化學式為 ,過程Ⅱ中的實驗操作名稱是 。
(2)過程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u、Ni、Zn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t1℃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為乙>甲
B.t2℃時,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將N點的甲溶液轉變?yōu)镸點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溫蒸發(fā)溶劑的方法
D.t3℃時,將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A、B、C三種物質,已知A是一種氯化物,B是一種酸(含有三種元素),C是一種堿。圖甲表示A、B、C三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的實驗現象,請回答
(1)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A、B、C之間能發(fā)生_____個復分解反應;
(3)將一定質量鎂、鋅兩種金屬同時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應,過濾、濾液為無色,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_____(寫離子符號);
(4)若金屬M、N分別為鐵和鋅中的一種,等質量的金屬M、N分別與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B溶液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有剩余,則剩余金屬為_____(用M、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是 (填“甲”或“乙”);
⑵某同學在t1℃時進行如圖2實驗,充分攪拌得到相應的液體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
⑶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精確到0.1%)。
⑷若固體甲中含少量固體乙,在提純固體甲時一定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⑸若甲為KNO3,如圖3所示,20℃時,將盛有飽和KNO3溶液
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
有晶體析出。加入的物質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號)。
A氫氧化鈉固體 B生石灰固體 C冰塊
D硝酸銨固體 E.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符號中的數字“2”表示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A.2Na“2”表示兩個鈉元素B.NO2“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含有兩個氧原子
C.2SO42- “2”表示兩個硫酸根離子D.“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為+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按如圖實驗測定部分變質的NaOH固體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1)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____,過濾時發(fā)現過濾速度較慢可能原因_____
(2)根據題中信息____ (填“能”或“不能”)計算Ca(OH)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濾液中含有的離子有____ (填離子符號),濾液倒入下水道前要先處理,需加入的物質是____,
(3)計算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是有關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已知常溫下B、C為氣體,D、F均為無色液體,E為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反應得到藍色溶液(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根據關系圖回答:
(1)F的化學式為 ,化學反應①的方程式為
(2)若A為一種鹽,則A可能是 ,若A為一種氧化物,則反應②的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用“化學視角”探尋宏觀和微觀世界。
(1)實驗探究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①已知石蠟的著火點約為 190℃,蠟燭的火焰由氣 態(tài)石蠟燃燒形成,如圖所示。在溫度計示數為 280℃以上時,快速推動活塞,會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序號)。
A移走可燃物 B隔絕氧氣 C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②某同學嘗試用燒杯罩住兩支點燃的、高矮不同的蠟燭,結果 出現了如圖所示實驗的現象,由此可推知穿過火災險區(qū)時應該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勢行進。
(2)A、B、C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微觀示意圖。通過比較B和C可以得 出“ _________”的結論。再仔細分析如圖,發(fā)現影響 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