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為了探究燃燒的條件,某興趣小組話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chǎn)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變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

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現(xiàn) 象解        釋
a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
①a試管中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②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的原因:達到著火點但沒有和氧氣接觸;
③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和氧氣接觸但沒有達到著火點;
【實驗結論】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反思與評價】
(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防止白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造成污染.
(2)王澤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緩沖作用,防止膠塞沖出.
【拓展與遷移】
實驗小結時,李穎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恢復原溫度后,如果將試管倒置水中,并在水中取下橡皮塞,將看到試管中液面升高.”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韓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測:甲: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乙:小于試管容積的$\frac{1}{5}$.
如果你贊同的預測是甲,理由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且上述實驗白磷足量、氣密性良好,所以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能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如果你贊同的預測是乙,理由是藥品不足或裝置漏氣則進入的水的體積小于試管容積的$\frac{1}{5}$.

分析 【改進與實驗】根據(jù)反應的實質、燃燒的條件分析可得到實驗現(xiàn)象的原理;
【反思與評價】(1)可從資料中查閱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質得知,它有毒,所以要從防止污染的角度來分析根據(jù)氣球的彈性較大,
(2)在反應過程中試管內的壓強會變化,分析可得出裝置中氣球的作用.
【拓展與遷移】根據(jù)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從完全燃燒,不完全燃燒或氣密性方面來分析原因.

解答 解:【改進與實驗】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燃燒必須達到三個條件:①物質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地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雖然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是在水中與空氣隔絕,所以不會燃燒;試管中的白磷會燃燒,它的溫度即達到著火點又與空氣接觸,滿足燃燒的條件;試管中的紅磷盡管與空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不會燃燒.故填: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達到著火點但沒有和氧氣接觸;和氧氣接觸但沒有達到著火點;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是:(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填: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反思與評價】(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燃燒后的產(chǎn)物在試管中不會散發(fā)到空氣里,所以優(yōu)點是能防止白磷燃燒產(chǎn)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在反應過程中試管內的壓強會變化,所以圖3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被沖開.
故填:防止白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造成污染;緩沖作用,防止膠塞沖出;
【拓展與遷移】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且上述實驗白磷足量、氣密性良好,所以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能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若藥品不足或裝置漏氣則進入的水的體積小于試管容積的$\frac{1}{5}$;
故填: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且上述實驗白磷足量、氣密性良好,所以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能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藥品不足或裝置漏氣則進入的水的體積小于a試管容積的$\frac{1}{5}$.

點評 主要考查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以及利用實驗的方法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guī)律的能力.
物質燃燒的條件是:①物質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助燃物充分地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物質就可以燃燒.
對于裝置優(yōu)越性的改進一般要考慮到操作的簡便性,氣密性良好,反應易操控,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25
C.將混合物的溫度降低到10℃,溶液中甲、乙溶質均析出
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提純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以下物質中:①氧氣;②水;③氯酸鉀;④二氧化錳;⑤氧化銅;⑥碳;⑦五氧化二磷;⑧鐵.
其中屬于單質的是①⑥⑧(填序號),它們共同的特征是只含有一種元素,且為純凈物;
屬于化合物的是②③④⑤⑦,其共同的特征是都含有兩種以上的元素,且為純凈物;
若將②④⑤⑦歸為一類,稱作氧化物,則它們組成的共同特點是只有兩種元素的純凈物,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碳的單質有多種.
(1)金剛石、石墨和C60的化學性質相似,但物理性質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木炭具有還原性,如圖所示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寫出試管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溫\;}}{\;}$Cu+CO2↑;最能說明試管中反應已完成的現(xiàn)象是D(填字母)
A.①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B.②中澄清的石灰水渾濁
C.②中還有氣泡冒出                D.②中不再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請根據(jù)所提供的試劑和儀器,按要求填空:
I.試劑:稀硫酸、稀鹽酸、高錳酸鉀、大理石
Ⅱ.儀器:

(1)寫出圖中標有①的儀器名稱:錐形瓶.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發(fā)生裝置可選用圖中的A(填字母,下同),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應該選擇F.實驗室可以選擇裝置BD制取并收集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3)實驗過程中,裝置C中長頸漏斗下端必須伸入反應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防止產(chǎn)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處逸出.
(4)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比空氣輕,極易溶于水,易液化.實驗
室可用氧化鈣固體和濃氨水反應制取NH3[CaO+NH3•H2O═Ca(OH)2+NH3↑,此反應劇烈,生成的Ca(OH)2為膏狀物].該方法制備NH3時,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若選擇G裝置收集NH3,氣體應該從b口 (填“a”或“b”)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在學完《分子和原子》后,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
請回答(1)~(3)題.
(1)在小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的作用是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時能夠放出大量的熱,從而加快氨氣從濃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濃氨水后,在c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滴有酚酞試液的試紙由下至上逐漸變紅.
(3)改進后的裝置除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藥品用量少、省時等優(yōu)點外,還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是實驗在封閉體系中進行,不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臺燈(如圖所示)是一種常見的照明工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序號所列部件中有四種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
B.鋁制成鋁箔利用了鋁的延展性
C.銅質插頭是銅合金,是合成材料
D.臺燈導線外層是金屬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反應前質量/g20m86
反應后質量/g4待測282
A.丙可能是單質B.反應中甲和丁的質量比為2:1
C.待測數(shù)值一定為2D.該反應可能是2Cu+O2 $\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氮氣B.稀有氣體C.二氧化碳D.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