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濃鹽酸是
氯化氫
的水溶液,為
無色
色,有
刺激性
氣味的液體,易
揮發(fā)
,所以如果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形成
白霧
,同時溶液的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減。I(yè)鹽酸因含有雜質而呈
色.
分析:氯化氫氣體易溶于水;
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會形成白霧;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即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解答:解: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在空氣中能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了鹽酸的小液滴--白霧.同時,由于溶質的質量減小,所以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也會減小.
故答案為:氯化氫;無色;刺激性;揮發(fā);白霧;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黃.
點評: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在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會形成白霧.注意霧和煙不同:霧是液體小滴,而煙是固體小顆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7、實驗室常用下列A、B裝置來制取氣體: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長頸漏斗
,b
酒精燈

(2)實驗室用B裝置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反應結束后冷卻,往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攪拌、過濾,得到黑色粉末.該黑色粉末與過氧化氫接觸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3)化學興趣小組用
A
(填“A”或“B”)裝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設計并進行有關CO2性質的探究實驗過程如圖C 請回答:該實驗的目的是
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密度與空氣密度的大小

(4)宇宙飛船中采用超氧化鈉(NaO2)固體作為氧氣再生劑,實現(xiàn)二氧化碳與氧氣的轉化:4NaO2+2CO2=2Na2CO3+3O2.為了驗證這個反應能夠產生氧氣,該小組同學以大理石和濃鹽酸反應生成的CO2來與NaO2反應制取
O2,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檢驗H中集氣瓶內收集的氣體是否為氧氣,可以在取出集氣瓶后,用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檢驗.
②已知CO2不溶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E裝置的作用是
E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混有的氯化氫氣體

③G中盛放的溶液其作用是
G中盛放的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

④有同學提出,上述實驗能生成氧氣可能與CO2中混有的水蒸氣有關.若要檢驗干燥的CO2能否與超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你對上述實驗裝置的改進方法是
在E、F之間增加一個濃硫酸的干燥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2、如圖是幾種常見的實驗裝置:
(1)指出儀器名稱:甲
酒精燈
水槽


(2)如果用A裝置加熱固體制取氧氣,請指出其中的錯誤:①
試管口沒向下傾斜
試管口少棉花團

(3)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氣,通?蛇x用上述裝置中的
G或H
(填寫序號)
(4)實驗室制取CO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填裝置編號)
B
將藥品裝入試管之前必須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如果小李準備收集一瓶CO2氣體,所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G或H
(填編號)
(5)小李同學將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見渾濁.
提出假設1:石灰水可能已變質.
措施:重新配制澄清的石灰水.取5g新買的氫氧化鈣粉末放入干凈的250mL燒杯中倒入約100mL蒸餾水,攪拌,靜置,得到渾濁液.采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未溶解的氫氧化鈣,除了濾紙,小李還需要哪些儀器?
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

過濾后,如果所得液體仍然渾濁,小李應該怎樣操作?
檢查實驗裝置是否嚴密,改進后再過濾
最后所得的澄清的液體是氫氧化鈣的
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6)實驗與問題:小李同學將制得的CO2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仍然未見渾濁.
提出假設2:可能錯用了較濃的鹽酸,使制得的CO2中混入氯化氫氣體.
(查資料知道:AgCl是一種白色的固體,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設計實驗方案:甲、乙兩組同學選擇圖中的C或D裝置與發(fā)生裝置連接進行實驗.
討論與交流:
①甲組同學選擇C裝置,他們
不能
(填“能”或“不能”)證實假設2,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也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②乙組同學選擇D裝置,他們
(填“能”或“不能”)證實假設2,理由是
氯化氫的水溶液通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中能產生白色沉淀,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通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中不能產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某化工廠的廢堿液(主要成分為Na2CO3,還含有少量NaCl,其它雜質不計)和石灰乳為原料制備燒堿,并對所得的燒堿粗產品的成分進行分析和測定.
【粗產品制備】
(1)將廢堿液加熱蒸發(fā)濃縮,形成較濃的溶液,冷卻后與石灰乳混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2)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的濾液進行蒸發(fā)結晶,制得NaOH粗產品.
【粗產品成分分析】
(1)取適量粗產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該粗產品中一定不含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鈣
,理由是
滴加硝酸鋇產生沉淀,說明產品中含有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發(fā)生反應,二者不能共存
滴加硝酸鋇產生沉淀,說明產品中含有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發(fā)生反應,二者不能共存

(2)該小組同學通過對粗產品成分的實驗分析,確定該粗產品中含有三種物質.
【粗產品中Na2CO3含量測定】
(1)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取10.0g粗產品,進行實驗.

(2)操作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檢查氣密性;②打開彈簧夾C,在A處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③稱量G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C,慢慢滴加濃鹽酸至過量,直至D中無氣泡冒出;⑤打開彈簧夾 C,再次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⑥再次稱量G的質量,得前后兩次質量差為0.48g.
(3)問題探究
①步驟②的目的是
排除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含有的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排除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含有的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
②B裝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F(xiàn)中的試劑應為
濃硫酸
濃硫酸
;
③E 裝置的作用是
吸收除去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
吸收除去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
,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H裝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若沒有H裝置,則測定的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會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不變”).事實上10.0g粗產品只能產生0.44g CO2.請你仔細分析上述實驗,解釋實驗值0.48g比正確值0.44g偏大的原因(假設操作均正確)
裝置D中濃鹽酸揮發(fā)出的氯化氫與裝置E中NaHCO3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裝置D中濃鹽酸揮發(fā)出的氯化氫與裝置E中NaHCO3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小燒杯A中加入20mL蒸餾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液,得到的溶液呈紫色.小燒杯B中加入20mL濃鹽酸(鹽酸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用一只大燒杯把A、B兩個燒杯罩在一起(如圖).過幾分鐘,看到燒杯A中的溶液變成了紅色.
(1)你認為溶液變紅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假設1: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假設2:
空氣使石蕊試液變紅
空氣使石蕊試液變紅

(2)請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假設1.
操作方法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驗證假設1的實驗
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
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
石蕊試液變紅
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3)通過實驗獲取的最后結論: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小燒杯A中加入20mL蒸餾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液,得到的溶液呈紫色.在小燒杯B中加入20mL濃鹽酸(鹽酸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用一只大燒杯把A、B兩個燒杯罩在一起(如圖所示).過幾分鐘,看到燒杯A中的溶液變成紅色.
(1)你認為燒杯A中的溶液變紅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假設1:
空氣使石蕊試液變紅
空氣使石蕊試液變紅

假設2: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2)請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你的假設(簡述操作方法):
驗證假設1的實驗:
將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
將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
;
驗證假設2的實驗:
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
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

(3)通過實驗探究,獲得的結論是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