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①、②、③的儀器名稱:①
試管
試管
;②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③
集氣瓶
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A
A
裝置做氣體發(fā)生裝置(填字母),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則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為
B
B
(填字母),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②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fā)生下列反應:2NO+O2=2NO2.那么在實驗室里制取氨氣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為
A
A
(填字母);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
C
C
(填字母).
4)如果用F裝置驗證二氧化碳氣體,則F裝置中應裝入的液體為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應從
a
a
端(填“a”或“b”)進入F中;如果用裝滿水的F裝置收集氫氣,則氫氣應從
b
b
端(填“a”或“b”)
分析:(1)據常用儀器回答;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并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利用過氧化氫溶于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不需加熱,故選發(fā)生裝置B,并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3)據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
(4)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應從長管進氣,讓氣體與石灰水充分接觸;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須從短管進氣,長管利于排水.
解答: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試管、長頸漏斗、集氣瓶;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 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利用過氧化氫溶于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不需加熱,故選發(fā)生裝置B,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3)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fā)生下列反應:2NO+O2=2NO2,所以收集一氧化氮氣體不能用排空氣法,要用排水法收集;
(4)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應從長管進氣,讓氣體與石灰水充分接觸;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須從短管進氣,長管利于排水;
故 答案為:(1)試管;          長頸漏斗;       集氣瓶; 
(2)A;   2KMnO4 
  △  
.
 
K2MnO4+MnO2+O2↑;
    B;       2H2O2
 MnO2 
.
 
2H2O+O2↑;
(3)A;    C;      
(4)澄清石灰水;        a;      b.
點評:據反應物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若氣體可與空氣中某些氣體反應,則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四位同學在實驗室里分別進行下列實驗,只有一位同學在儀器領取單上沒有填寫玻璃棒,你認為該同學進行的實驗是
 
(填序號)
A、過濾泥水  B、配制5%的食鹽溶液  C、稀釋濃硫酸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2)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
①圖中b儀器的名稱:b
 

②用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如用D裝置收集O2,收集氣體完畢后的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a熄滅酒精燈,b從水中取出導氣管).
③在E中收集滿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一段時間后,能觀察到有液體進入E中,并變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④用塊狀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取氣體時,改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代替B裝置的優(yōu)點是
 
(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M
酒精燈
酒精燈
N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A
A
裝置做氣體發(fā)生裝置(填字母),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收集裝置可以選擇E,理由是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應選用的藥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鹽酸
稀鹽酸
,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為
B
B
(填字母),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4)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
②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fā)生下列反應:2NO+O2═2NO2.那么在實驗室里制取氨氣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為
A
A
(填字母);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
C
C
(填字母).
(5)如果用F裝置干燥氧氣,則F裝置可裝入濃硫酸(注: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氧氣應從
a
a
端(填“a”或“b”)進入F中;如果用裝滿水的F裝置收集氫氣,則氫氣應從
b
b
端(填“a”或“b”)進入F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a、b儀器的名稱:a
酒精燈
酒精燈
,b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制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填“A”、“B”或“C”等),裝入藥品前應先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3)實驗室用一種白色固體和一種黑色固體加熱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應結束后冷卻,往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攪拌、過濾,得到黑色粉末.該黑色粉末與過氧化氫接觸有大量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4)二氧化碳氣體能溶于水,且能與水發(fā)生反應,密度比空氣大,則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是(填序號)
E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酒精燈
酒精燈
;b
試管
試管

(2)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得.其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收集氫氣的裝置可選用
C
C
E
E
.(填標號)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甆H3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
①制取氨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X.X的化學式為:
H2O
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收集裝置是
E
E

③NH3是一種堿性氣體,干燥時不能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
B
B
(填序號).
A、固體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生石灰
(4)將B、D裝置連接后可制取多種氣體,請寫出制取其中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并用簡單的方法驗證所得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錐形瓶
錐形瓶
   b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
催化
催化
作用.文字表達式為: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基本反應類型為:
分解反應
分解反應
).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驗證氧氣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4)欲得到較純凈的氧氣(盡可能不含空氣)最好用
排水
排水
法收集.收集到氣體的集氣瓶要
正放
正放
( 填“正放”或“倒立”)在桌子上.
(5)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常溫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NH3)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制取氨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氯化銨+氫氧化鈣 
加熱
氯化鈣+氨氣+水.則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收集裝置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