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我們對它進行研究:
 
(1)第16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填“得”或“失”)電子;
(2)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與原子結構中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元素的種類由質(zhì)子數(shù)決定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有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任寫一點);
(4)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氯原子相同,則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第五周期,碘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I2,把碘和鋁粉混合后,滴上幾滴水,觀察到反應放出的熱量使碘升華成紫煙,反應后生成物是碘化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2+Zn$\frac{\underline{\;水\;}}{\;}$ZnI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

分析 (1)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nèi)數(shù)字表示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則一般為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則一般為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2)根據(jù)元素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元素的性質(zhì),特別是化學性質(zhì),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非常密切;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同一周期中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解答;
(4)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結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第16號元素名稱是硫,它屬于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上有3個電子,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答案:非金屬;失;
(2)元素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元素的性質(zhì),特別是化學性質(zhì),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非常密切,決定元素化學性質(zhì)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故答案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3)同一周期中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故答案: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4)元素的周期數(shù)即其原子結構中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即碘位于第五周期;把碘和鋅粉混合后,滴上幾滴水,立即引起激烈反應生成碘化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2+Zn$\frac{\underline{\;水\;}}{\;}$ZnI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故填:五;I2+Zn$\frac{\underline{\;水\;}}{\;}$ZnI2;化合反應.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相關知識,以信息題的形式多角度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銀杏果中含有銀杏酸(銀杏酸化學式為C22H34O3),下列有關銀杏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氧化物
B.碳、氫、氧三種元素質(zhì)量比是22:34:3
C.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D.由三種非金屬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海底新型能源--天然氣水合物,主要有效成分是甲烷
寫出天然氣、水合物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 +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2H2O
(1)天然氣、水合物為什么被稱為“21世紀能源”“未來能源”?
(2)它給人類帶來寶貴的資源的同時,有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怎樣的影響?
(3)“目前存在的技術難題是開采和儲運問題”,請你和同學一起查閱資料了解具體的難題是什么?科學家們已經(jīng)有了哪些解決方法或設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美酒飄香--分子在不斷運動
B.熱脹冷縮--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氣態(tài)和液態(tài)的氧氣都具有助燃性--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顆粒
D.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分支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重新組合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15年10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抗瘧藥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有關青蒿素(C15H22O5)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有三種元素組成
B.青蒿素碳、氫、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15:22:5
C.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公式為:$\frac{16}{12×15+1×22+16×5}$×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雨欣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zhì)并驗證產(chǎn)物.

(1)實驗時,在點燃B處酒精燈之前先通一段時間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把玻璃管中空氣全部排出,實驗過程中B處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紅.
(2)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D處點燃的目的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
(3)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C(填序號);
①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D處酒精燈
②C中增加的質(zhì)量與B中固體減小的質(zhì)量相等
③反應結束后,若生成了6.4g的銅,則通入的一氧化碳質(zhì)量一定大于2.8g
(4)雨欣同學認為A裝置用于證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應,有同學認為省略A可達到同樣的目的,理由是為了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反應前已經(jīng)通入一段時間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化學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1)我國南海海底埋藏著豐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來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燒時,發(fā)出明亮的藍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從而引起溫室效應,同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氨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實驗室要取用2.5g氯化鈉固體與50ml水.現(xiàn)準備如下實驗用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上述實驗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燒杯,B細口瓶.
(2)稱量氯化鈉固體時,天平上的游碼位置應是圖中的C(填字母).稱量氯化鈉固體的過程中,若天平的指針偏右,則應該向左盤中添加氯化鈉固體,直至天平平衡.

(3)量取所需水時,除了上述準備的實驗用品外,還需要的一種儀器是膠頭滴管(填名稱).若仰視讀數(shù),則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1)電解水實驗揭示了水的組成,如圖1實驗中得到氧氣的試管是2(填“1”或“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填試劑名稱)區(qū)別硬水與軟水.
(3)海水淡化可緩解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如圖2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示意圖.
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的是AB(填字母序號).
A.分子質(zhì)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會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