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廢舊干電池填料中含有二氧化錳、氯化銨和氯化鋅等,某化學興趣小組想回收利用廢舊干電池中的二氧化錳和氯化銨,設計了如下流程: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稱都是_____,該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漏斗、燒杯外,還需要_____,其作用是_____。
(2)灼燒濾渣l時,會產(chǎn)生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由此推測濾渣1中除含有MnO2外,還存在的物質(zhì)是_____。
(3)己知濾液1中氯化銨和氯化鋅的濃度相近.在某溫度下蒸發(fā)濾液1時,大量的氯化銨晶體先析出,說明該溫度下氯化銨溶解度_____氯化鋅的溶解度(填“<”、“=”或“>”)。
(4)同學們還設計了下列實驗探究濾液2中的溶質(zhì)成分。
(猜想)猜想一:氯化鋅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氯化鋅和氯化銨
(查閱資料)在氯化鋅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會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白色沉淀會溶解。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取少量濾液2,加入到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并加熱 | _____ | 濾液2中含有氯化銨 |
另取少量濾液2,_____ | _____ | 濾液2中含有氯化鋅 |
(結(jié)論)猜想三成立。
【答案】過濾 玻璃棒 引流 C(或碳) < 氯化銨(或NH4Cl)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 逐滴滴入足量稀氨水 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解析】
(1)根據(jù)流程圖操作1和2都是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因此是過濾操作,過濾操作時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和玻璃棒,過濾時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由黑色的碳單質(zhì)灼燒制得,所以該黑色物質(zhì)是碳單質(zhì);
(3)己知濾液1中氯化銨和氯化鋅的濃度相近。在某溫度下蒸發(fā)濾液 1 時,大量的氯化銨晶體先析出,氯化鋅不析出,說明氯化銨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鋅的溶解度;
(4)猜想:
濾液1中含有氯化銨和氯化鋅,由于氯化銨結(jié)晶出一部分,所以剩余的濾液2中應該還有氯化鋅和氯化銨,且此時的溶液為氯化銨(或NH4Cl)的飽和溶液;
證明氯化銨的存在,要證明銨根離子的存在,取少量濾液2,加入到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并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濾液2中含有氯化銨。
證明氯化鋅的存在,要證明鋅離子的存在,取少量濾液2,逐滴滴入足量稀氨水,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溶解,濾液2中含有氯化鋅。因此: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取少量濾液2,加入到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并加熱 |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 | 濾液2中含有氯化銨 |
另取少量濾液2,逐滴滴入足量稀氨水 | 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 濾液2中含有氯化鋅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原理或現(xiàn)象。
(1)稀鹽酸除鐵銹時間過長,溶液中出現(xiàn)了氣泡_____。
(2)醫(yī)生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療胃酸過多_____。
(3)氨氣(NH3)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從A或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A計分。
A | B |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裝置A、E制取氧氣。選用裝置E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 |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裝置B、C制取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操作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在探究金屬和鹽溶液反應時,發(fā)現(xiàn)將金屬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有氣泡和沉淀產(chǎn)生。為了探究生成的氣體和固體沉淀的成分與產(chǎn)生原因,同學們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提出問題)產(chǎn)生的氣體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二氧化硫;猜想二:二氧化碳;猜想三:氫氣。你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①SO2與CO2化學性質(zhì)相似,都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②鈉是一種非;顫姷慕饘,能與冷水劇烈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方案設計)依據(jù)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驗證生成的氣體是否為SO2,他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______,確定生成的氣體不是SO2。
(2)乙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生成的氣體是H2。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玻璃管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結(jié)論)猜想三正確。
(拓展延伸)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的沉淀是什么?
(分析討論)同學們認為鈉可能會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
(3)丙同學提出異議:除了上述反應,可能鈉也可直接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紅色的單質(zhì)銅,只是藍色的Cu(OH)2掩蓋了紅色的銅。請設計實驗證明該藍色沉淀中不含單質(zhì)銅。
實驗步驟與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_________ | 該藍色沉淀中不含單質(zhì)銅 |
(4)由上述探究,同學們認為硫酸銅溶液可能呈____性,他們可以選擇______(填試劑名稱)來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性地構(gòu)建了“單中心鐵催化劑”,在甲烷高效轉(zhuǎn)化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如圖為該轉(zhuǎn)化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A中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
(2)B中小實線框內(nèi)僅含一個分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lián)合舉行。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O2、Fe2O3、稀鹽酸、Ca(OH)2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五環(huán)”中相交兩環(huán)中的物質(zhì)間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
(1)甲物質(zhì)為______,乙物質(zhì)為______。
(2)其中,C與甲反應的現(xiàn)象為______;Fe與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五環(huán)”中的物質(zhì)Fe可以替換成______(填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某化學興趣小組做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驗時,觀察到把鐵絲插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鐵絲表面先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然后鐵絲表面才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探究欲,請同他們一起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①甲同學認為是氧氣; ②乙同學認為是二氧化硫; ③丙同學認為是氫氣。
[實驗設計](1)驗證甲同學的猜想,應用_____來檢驗。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是甲同學的猜想不成立。
(2)二氧化硫有刺激性,聞此氣體無味,乙同學猜想不正確。
(3)同學們與丙同學一道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丙同學的猜想:
[資料]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色。
①A裝置中的試劑是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
②通入產(chǎn)生的氣體前,應先檢查氣體的純度,且實驗中也要先通入一會兒氣體,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然后再給氧化銅加熱。其目的都是為了防止_____。
③同學們通過實驗確認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則在實驗過程中,除觀察到C裝置中無水硫酸銅變成藍色外,還觀察到B裝置的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的現(xiàn)象是_____,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粗鹽樣品中含有雜質(zhì)氯化鎂、氯化鈣.某同學設計了以下提純方案: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方案中加入過量試劑a若為氫氧化鈉溶液,則其目的是為了除去粗鹽中的 。
(2)在過濾操作中,除用到帶鐵圈的鐵架臺、燒杯、玻璃棒外,還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3)濾液B中所含的溶質(zhì)為 。
(4)向濾液B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當觀察到的溶液的現(xiàn)象為 時,應停止滴加,如果滴加的稀鹽酸過量,對最后得到的精鹽晶體的成分 (填“有”或“沒有”)影響。操作C的名稱為 。
工業(yè)上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可制取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質(zhì)量的飽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溫度升高,再恢復到室溫(不考慮水的蒸發(fā)).圖中四位同學對變化后溶液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溶解度沒有改變B.溶劑的質(zhì)量減少了
C.溶質(zhì)的質(zhì)量減少了D.析出固體后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