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  )
A.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B.維生素C中C、H、0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1:12
C.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約為4.5%
D.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

分析 A.根據(jù)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解答.
B.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子判斷.
C.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jù)1個維生素C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12+8×1+6×16=176,故選項說法正確.
B.維生素C中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2×6):(1×8):(16×6)=9:1:12,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jù)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8}{12×6+1×8+16×6}$×100%=4.5%;故選項說法正確.
D.1個維生素C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 物質的化學式既可以表示物質的組成,可完成物質類別判斷、組成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還表示分子的構成,可完成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比的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課本上說螺殼中含有碳酸鈣,小明認為可以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檢驗.往容器中放入螺殼并注入稀鹽酸,如果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涂在玻璃片下表面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就可以證明螺殼中含有碳酸鈣.

請評價小明的檢驗方法是否正確正確,理由是滴加稀鹽酸,若有氣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物質中含有碳酸根離子.
(2)小明收集螺殼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并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夠發(fā)生反應.首先在廣口瓶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請你預期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氣球先膨脹,后變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現(xiàn)有幾種常見物質,其中D可用作干燥劑、F為紅褐色沉淀、M為固體粉末,它們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YC;酸XHCl.
(2)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③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把少量的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植物油C.汽油D.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洗氣、集氣、驗氣和儲氣等多種用途(視實驗需要,瓶中可裝入不同物質).下列四個實驗中均要使用該裝置,則氣體或水入口為y的是( 。
A.瓶中裝有適量的NaOH溶液,除去氫氣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氣體
B.瓶中裝滿水,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
C.瓶中裝有澄清石灰水,檢驗一氧化碳氣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瓶中裝有氧氣,將水從導氣管通入以取用瓶內儲存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樂清某蔬菜基地在種植蔬菜時,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使種植的蔬菜葉色濃綠.
①下列化肥中,屬于氮肥的是A.(填字母)
A.碳酸氫銨[NH4HCO3]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C.磷礦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堿性,你認為它不能(“能”或“不能”)與所選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二者混合使用會生成氨氣,降低肥效.
(2)用大棚種植蔬菜時,常向大棚中補充氣體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進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若提供的氣體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為了除去SO2,現(xiàn)設計以下兩種方法.
甲方法:將氣體通過足量的碳酸氫鈉溶液.乙方法: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提供資料】:
I.CO2與NaHCO3不會發(fā)生反應.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
請你利用提供的資料和所學的知識分析:上述甲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CO2與NaHCO3不會發(fā)生反應,SO2與NaHCO3能反應,不但能除去SO2,而且還能增加C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于某溶液所含離子檢驗的方法和結論正確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B.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一定含有Cl-
D.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一定含有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某學習小組做了如圖甲所示實驗,通過試管①內的無明顯變化現(xiàn)象,試管②內的析出紅色固體,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現(xiàn)象可推測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寫出涉及的化學方程式Fe+CuCl2=FeCl2+Cu.實驗室結束后,將試管①、試管②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紅色固體物質明顯增多(如圖乙所示),則甲圖試管②中反應后固體一定含有銅,一定不含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甲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

(1)甲圖中,t2℃時,A、B、C三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點所表示的含義為t1℃時,B、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如乙圖所示,20℃時,把試管放入盛有X的飽和溶液的燒杯中,在試管中加入硝酸銨,再加入適量的水,此時燒杯中出現(xiàn)渾濁,則X可能為A、B、C三種固體物質中的哪些?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