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位同學設計了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實驗,裝置及所用藥品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給氧化鐵加熱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后加熱,其目的是______.
(2)在C處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本實驗設計中,在B處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______,其優(yōu)點是______.
(4)若還原制得2摩爾鐵,計算理論上需要一氧化碳多少g?

解:
(1)在給氧化鐵加熱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后加熱,其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炸裂試管;故填:排除試管中的空氣 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后,加熱時爆炸
(2)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產物有二氧化碳,所以在C處看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故填: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3)一氧化碳有毒,在B處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點燃尾氣中一氧化碳,圖示裝置的優(yōu)點是既防止一氧化碳污染,又合理利用一氧化碳.故填:點燃尾氣中一氧化碳;既防止一氧化碳污染,又合理利用一氧化碳.
(4)設需要一氧化碳Xmol.
Fe2O3+3CO2Fe+3CO2
3 2
X 2

X=3mol
所以需要一氧化碳的質量為:3mol×28g/mol=84g
分析:(1)實驗時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熱,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氣混合發(fā)生爆炸;
(2)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產物為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變渾濁;
(3)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進行尾氣處理,可點燃或用氣球收集,圖示裝置的優(yōu)點是既處理了尾氣又合理利用一氧化碳
(4)根據(jù)化學方程式Fe2O3+3CO2Fe+3CO2求出一氧化碳的質量;
點評:本題考查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裝置的相關問題,本實驗裝置在課本實驗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措施,主要是尾氣處理上,將尾氣通到酒精燈上點燃,這樣既防止一氧化碳污染,又合理利用一氧化碳,節(jié)約了資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學習冶煉生鐵原理后,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鐵的氧化物的性質開展了探究活動.
(1)鐵的氧化物中除氧化鐵為紅棕色外,其余都為黑色.
(2)一氧化碳與鐵的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都能發(fā)生類似于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
(3)鐵的氧化物中只有四氧化三鐵能被磁鐵吸引.
(4)鐵的氧化物都能與鹽酸、稀硫酸反應且無氣體生成.
[實驗探究]
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高溫條件下(酒精噴燈提供高溫)一氧化碳與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實驗.

[討論交流]第一小組有兩位同學在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裝藥品、固定實驗裝置后,就實驗操作順序問題出現(xiàn)了分歧.
(1)小梅同學認為先通一段時間一氧化碳排凈空氣,然后再點燃酒精燈和酒精噴燈,小成同學覺得這樣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對空氣有污染
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對空氣有污染

(2)小成同學主張先點燃酒精燈和酒精噴燈,然后再通一氧化碳,小梅同學又提出反對,她的理由是: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容器內的空氣混合,點燃后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容器內的空氣混合,點燃后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3)老師認為他們的反對意見都有道理.請你幫助這兩位同學解決他們的困難,你的辦法是
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或稀有氣體,排凈玻璃管內的空氣,然后再點燃酒精燈
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或稀有氣體,排凈玻璃管內的空氣,然后再點燃酒精燈

[實驗發(fā)現(xiàn)]
(1)第二小組同學通過實驗,觀察到
試管B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試管B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已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2)玻璃管A中的粉末始終是黑色的.實驗完畢,待玻璃管A冷卻后,小斌同學用磁鐵在玻璃管A外壁移動,發(fā)現(xiàn)黑色粉末能被磁鐵吸引,小斌認為有金屬鐵生成.小明同學認為小斌的實驗不能證明有金屬鐵生成,理由是
四氧化鐵也能被磁鐵吸引
四氧化鐵也能被磁鐵吸引

(3)小明同學將冷卻后的黑色粉末取出實驗,證明有金屬鐵生成,其實驗方法和現(xiàn)象是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產生氣泡,說明生成了金屬鐵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產生氣泡,說明生成了金屬鐵
,化學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與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CO+Fe3O4
 高溫 
.
 
3Fe+4CO2
4CO+Fe3O4
 高溫 
.
 
3Fe+4CO2

第三小組取12g含有雜質的四氧化三鐵樣品(雜質不參加化學反應),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充分反應后剩余8.8g固體,求樣品中四氧化三鐵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實驗反思]
(1)第四小組實驗未能正常進行,玻璃管A破裂了,其實驗失敗的操作是
玻璃管A沒有先預熱,停止通一氧化碳后石灰水被吸入玻璃管A中等
玻璃管A沒有先預熱,停止通一氧化碳后石灰水被吸入玻璃管A中等

(2)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褐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其中,理論上最適宜煉鐵的兩種礦石為
磁鐵礦和赤鐵礦
磁鐵礦和赤鐵礦
,理由是
含鐵量高,且沒有硫污染
含鐵量高,且沒有硫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錦州)鋁、鐵、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
(1)鋁制品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能,原因是
鋁易與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鋁易與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2)鐵生銹的條件是
與氧氣和水(或水蒸氣)接觸
與氧氣和水(或水蒸氣)接觸
,生活中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
涂油(或鍍其他金屬、刷漆等其他防銹方法)
涂油(或鍍其他金屬、刷漆等其他防銹方法)
(寫一種即可).
(3)高爐中以赤鐵礦(主要成分氧化鐵)為原料煉鐵的原理是
Fe203+3C0
 高溫 
.
 
2Fe+3CO2
Fe203+3C0
 高溫 
.
 
2Fe+3CO2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為探究鋁、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金屬片已打磨),如圖所示:
①甲同學根據(jù)銅片表面無變化的現(xiàn)象,判斷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l>Fe>Cu.
②乙同學只用一支試管,取一次稀鹽酸也能證明Al>Fe>Cu.他在稀鹽酸中插入金屬的順序為:
Fe、Cu、Al(或Cu.Fe、Al)(名稱也可)
Fe、Cu、Al(或Cu.Fe、Al)(名稱也可)
Cu、Fe、Al(或Fe、Cu、Al)(名稱也可)
Cu、Fe、Al(或Fe、Cu、Al)(名稱也可)
,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HCl=FeCl2+H2↑(或3FeCl2+2A1=2AlCl3+3Fe)
Fe+2HCl=FeCl2+H2↑(或3FeCl2+2A1=2AlCl3+3Fe)

③丙同學把一定量的鐵粉放入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FeCl2、AlCl3(或氯化亞鐵、氯化鋁)
FeCl2、AlCl3(或氯化亞鐵、氯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甲同學在某食品包裝袋內,發(fā)現(xiàn)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A的小紙袋,上面寫著“生石灰干燥劑,請勿食用”.甲同學隨手將小紙袋拿出來放在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紙袋內的白色顆粒粘在一起成為塊狀固體B.甲同學對塊狀固體B進行了如下探究.
(1)猜想一:塊狀固體B中除氧化鈣外還可能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鈣
碳酸鈣
碳酸鈣
 (填物質名稱).
(2)猜想二:塊狀固體B溶于水可能有
放熱
放熱
現(xiàn)象(填“放熱”或“吸熱”).
(3)取適量塊狀固體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試管中,振蕩、靜置、過濾,得到少量白色固體C.就白色固體C的成分,甲同學與乙、丙兩位同學進行了討論,.甲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碳酸鈣;丙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還可能是:
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
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丙同學設計以下實驗方案,請你協(xié)助完成表格填寫:
方       案 現(xiàn)  象  和  結  論
步驟1:取少量白色固體C于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后,得到渾濁液體,滴入
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
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步驟2:將步驟1的渾濁液過濾,濾渣置于試管中,滴入足量的
鹽酸
鹽酸
溶液.
現(xiàn)象是
產生氣泡
產生氣泡
.猜想成立.
此步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4)反思,有些物質露置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某些物質逐步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變質,因此要密封保存,從你已學過的物質中,舉出一種性質類似上述生石灰的物質
NaOH等
NaOH等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一瓶氣體,它是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其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a將氣體通過滴加了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無明顯現(xiàn)象.
b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火焰呈藍色.用一個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中一定有
甲烷
甲烷
,一定沒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為了確定可能含有的氣體,甲、乙兩位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假定每步反應都完全進行,每次都能準確測定裝置的質量變化)來測定燃燒后氣體中各成分的質量.
甲方案: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堿石灰(氧化鈣、氫氧化鈉),再通過濃硫酸
乙方案: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堿石灰
上述實驗方案中正確的
;正確方案的實驗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堿石灰總質量 濃硫酸總質量
反應前 356.8g 156.6g
反應后 359.0g 158.4g
則該氣體的成分為:
甲烷
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五)(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一瓶氣體,它是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其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a將氣體通過滴加了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無明顯現(xiàn)象.
b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火焰呈藍色.用一個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珠;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中一定有    ,一定沒有   
(2)為了確定可能含有的氣體,甲、乙兩位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假定每步反應都完全進行,每次都能準確測定裝置的質量變化)來測定燃燒后氣體中各成分的質量.
甲方案: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堿石灰(氧化鈣、氫氧化鈉),再通過濃硫酸
乙方案: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堿石灰
上述實驗方案中正確的    ;正確方案的實驗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堿石灰總質量濃硫酸總質量
反應前356.8g156.6g
反應后359.0g158.4g
則該氣體的成分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