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反應物是碳酸鈉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鈉、水、二氧化碳,利用觀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標上上升符號;
(2)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進入堿石灰中影響實驗效果;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是用來干燥二氧化碳的;如果不用濃硫酸,就會將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誤認為是二氧化碳,會導致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算出來的碳酸鈉質量也偏大,故結果偏大;
(4)由于反應完了廣口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氣就是將殘留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堿石灰中;
(5)設需要碳酸鈉的質量為R
則: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106 44
R z-y
列比例式:

解得R=

所以試樣中Na
2CO
3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

×100%;
(6)解:設與NaOH溶液反應所需鹽酸的質量為x,同時生成NaCl的質量為y
1.
NaOH+HCl=NaCl+H
2O
40 36.5 58.5
40mL×1g/mL×10% x×10% y
1

=

,x=36.5g

=

,y
1=5.85g
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M,該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2,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Z.
Na
2CO
3 +2HCl═2NaCl+CO
2↑+H
2O
106 73 117 44
M (109.5g-36.5g)×10% y
2 Z

=

,M=10.6g

=

,y
2=11.7g

=

Z=4.4g
(1)

×100%=40%
(2)

×100%=19.5%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40%;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9.5%.
故答案為:
(1)Na
2CO
3+H
2SO
4=Na
2SO
4+CO
2↑+H
2O;
(2)除去空氣中的CO
2 大;
(3)干燥CO
2 大;
(4)使廣口瓶中所有由Na
2CO
3產生的CO
2都排出 ��;
(5)

×100%;
(6)40%;19.5%.
分析:(1)根據寫方程式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回答本題;
(2)由于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3)根據濃硫酸的特點考慮;
(4)由于反應完了廣口瓶中存留有二氧化碳,鼓入一定量的空氣就是為了驅趕它們的;
(5)根據堿石灰(可吸收CO
2)的干燥管的質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再除以樣品的總質量即可;
(6)根據氫氧化鈉的質量算出與氫氧化鈉反應消耗的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再利用總的氯化氫的質量減去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氯化氫得質量,就是與碳酸鈉反應的氯化氫的質量,再利用該質量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和生成的氯化鈉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利用碳酸鈉質量除以26.5g算出碳酸鈉含量,將算出來的兩部分氯化鈉加起來就是溶質質量,再除以總溶液質量,乘以百分之百,總溶液質量別忘了減去二氧化碳的質量.
點評:解答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溶質有兩部分,在算溶液質量時別忘了減去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