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在古代就有許多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下列敘述中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
A. 燒制陶瓷 B. 制作石器 C. 糧食釀酒 D. 使用火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問題。
(1)正常雨水呈酸性_____;
(2)鋁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河源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6g氧化銅粉末
②用容積為10mL的試管盛5mL水在酒精燈上加熱
③用排水集氣法可得到比較純凈的氧氣
④用10mL的量筒量取8.2mL水
A. 只有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只有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河源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 大理石可以磨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
B. 降溫能使水結成冰,是因為在低溫下水分子靜止不動了
C.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時變大了
D. 碘液能使淀粉變藍,酒精不能使淀粉變藍,是由于不同種物質韻分子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明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每次測得的氧氣體 積分數(shù)總是遠小于 21%,他認為誤差主要由實驗裝置造成,于是改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在量筒內加入 100 毫升的水.
③在廣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內空氣體積為 250 毫升.
④在燃燒匙內放入過量的紅磷,塞緊瓶塞,關閉止水夾,接通電源 使電烙鐵發(fā)熱,點燃紅磷后,斷開電源.
⑤燃燒結束并充分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待量筒內水面不再下降時,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60 毫升.
(1)小明按如甲裝置進行實驗時,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
(2)與裝置甲相比,裝置乙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其原因是_______:
(3)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
(4)小強同學按圖 1 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用壓強傳感器實時地傳回集氣瓶內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和 p’分別是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燃燒匙內所裝紅磷或木炭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是由燃燒放熱造成
C.p=0.79p0,p’=p0 是因為紅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氣多
D.由圖 3 可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中甲—戊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甲、戊為氧化物且甲為黑色固體,乙、丙分別是酸或堿中的一種。(圖“—”表示相連的物質間可發(fā)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與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B. 丙溶液能與戊反應生成丁
C. 甲→戊只能通過置換反應實現(xiàn) D. 不能由甲通過一步反應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2019屆九年級銜接班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由氫、碳、氧、鈣、鐵五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已知A是一種紅色固體,D是可供給呼吸的氣體,A、B、E、F都由兩種元素組成,G由三種元素組成。物質之間的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能相互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物質B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C發(fā)生緩慢氧化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G→F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F的反應有多個,請寫出其中一個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