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經緯線是幫助我們研究地球的重要輔助線,她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位置和判斷方向。結合所學知識和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經緯線敘述不正確是:(  )

A.經線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長度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D.所有緯線都互相平行,長度相等

2下列緯線中長度最長的是 (  )

A.極點B.極圈附近C.回歸線附近D.赤道附近

3國際上習慣用哪個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

A.90°W、90°EB.20°E、160°WC.0°、180°D.20°W、 160°E

4穿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0°經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5若要使房子周圍的門窗都朝北,房子只能建立在( )

A.赤道上B.北極點上C.南極點上D.本初子午線上

6與著名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為吻合的地點是( )

A.赤道B.北回歸線

C.本初子午線D.日界線

【答案】

1D

2D

3D

4C

5C

6A

【解析】

根據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并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20°W160°E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進行分析解答。

1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故A正確;

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長度相等,故B正確;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故C正確;

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并與經線垂直;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故D錯誤。

故選:D。

2緯度度數越小,其長度越長;緯度度數越大,其長度越短;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其緯度是0°;故選項D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

3國際上規(guī)定,20°W160°E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4穿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0°經線是本初子午線,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故選:C。

5從南極點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北。從北極點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所以若要使房子周圍的門窗都朝北,房子只能建在南極點上。故選:C。

6赤道長約8萬里,故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為吻合的地點是赤道地區(qū)。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經緯線的特點及東西半球的劃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符合“北半球、發(fā)達國家、人口過億”三個條件的是(  )

A. 巴西、澳大利亞

B. 埃及、印度

C. 美國、日本

D. 阿根廷、菲律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人類活動中,對空氣質量沒有影響的是( )

A. 秋收后,農民把秸稈燒掉,用秸稈灰肥田 B. 汽車越來越多,尤其是私家車

C. 農村家庭用煤爐生火做飯取暖 D. 電動摩托車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哪一種經濟作物,是我國南方和北方都有較大面積種植的呢?( )

A. 甜菜 B. 油菜

C. 棉花 D. 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錯誤的是( 。

A. 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帶

B. 主要分布在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

C. 主要分布在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10日,杭州、武漢、廣州四個城市的大氣污染指數分別為132、119、88,那么這一天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是( 。

A. 杭州 B. 武漢 C. 廣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的爸爸從洪澤去北京看看在北京上大學的小明,想知道怎樣乘車,該選用( 。

A. 中國地形圖 B. 江蘇交通圖 C. 中國政區(qū)圖 D. 中國交通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巨大水能,這主要是由于:

A.山區(qū)面積廣大

B.地形復雜多樣

C.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